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5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艺理论与批评》为国家级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本刊倡导以跨学科的、综合的文艺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论...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2.00 ¥4.00
目录

2024 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摘要:2024 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发展整体稳定,但也因应时代发展需求,顺应学科发展内在要求,呼应一些偶发事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亮点是出现了数篇恩格斯文艺思想的高水平研究文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

延安文艺研究

从“抗战文学”到“延安文艺”试论延安文学场域的结构过程(1937—1942)
摘要:延安文艺工作是在战争背景下随时调整策略的动态变化过程,源于多重历史主体的塑造,也与现实语境的错综变换相关。既往研究或着眼于领导人的理论构想,或着眼于知识分子主体,或集中在部分经典作品的读解,而对上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注不足。延安文艺制度...
建构左翼共同体:延安译介空间中的西班牙内战
摘要: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历史”,西班牙内战因其理想化色彩与政治光谱的复杂性成为世界文艺中的经典命题。这一命题在进入抗战时期延安译介空间的过程中,发生了从“新闻事件”到“文学事件”的转变。在《红色中华》等报纸对西班牙内战进行报道的基础上...
延安时期平剧观念论争: 戏曲现代化转型的认识探索
摘要:延安平剧运动时期,文艺界围绕中国戏剧如何发展,产生了激烈的认识分歧与理论争鸣。戏曲存废之争有效回应了“五四”以降质疑传统戏曲的声音,为保存以平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信念和理论上的认识支撑。内容与形式之争深化了人们对平剧艺术规律的...
“在城市中开展人民文艺”延安文艺进城的华北路径
摘要:延安文艺在张家口、石家庄等华北城市的展开,是其从乡村走向城市、从游击走向规范、从地方走向全国的关键环节。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及大批文艺工作者进驻张家口,将之改造为“人民的城”“民主的城”与“北方的文化新城”。张家口成为共产党治下城市的范...

细读与重释

“慈慧殿三号”的文学声音:诵读与京派的诗律探索
摘要: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存在着形式多元、内容各异而参与人员相互重叠的多个文人交往空间。其中,朱光潜组织的“慈慧殿三号”读诗会以诵读为主,关注文学本体问题,其“纯文学”的鲜明指向吸引了大量“诵读者”参与,尤其是京派文人群体及清华、燕...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物”与“人”的矛盾
摘要:农业合作化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推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化运动,社员结成土地共有、共同劳作、按劳取酬、统一分配的利益共同体。西戎的短篇小说《赖大嫂》通过描述一位自私自利的农村妇女三次“养猪”经历,生动地揭示了这个共同体内部“物”与...
作为“改革寓言”的双水村
摘要:《平凡的世界》中的双水村以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为原型,其中所涉事件大都有本事依据。路遥综合“技术”与“道德”的标准操作本事材料,呈现改革开放前中国乡村“小历史”与“大历史”之间的复杂博弈局面。为了在“未名”的世界中建构历史趋势,路遥...

前年文艺论坛·《山花烂漫时》

《山花烂漫时》创作谈
编者按:近年来,在文艺领域,特别是影视领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不但极大地活跃了创作,而且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需要评论界认真研究、总结,努力将其理论化、普遍化,再回馈创作,实现创作与评论的良性互动。青年文艺论坛自举办以来就以高度的理...
保有对世界乐观的理由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
摘要: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成功,显示出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个人化或“去政治化”方式进行主旋律创作的突破;同时,这也意味着新一代受众群体感知结构和美学风尚的变化。张桂梅的力量来源是周边普通人的支持,而对社会新人的培养则是这部电视...
打开“平等”在当代的意义空间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
摘要:《山花烂漫时》是 2024 年的热播剧。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引发观众强烈共情,一个重要原因是赋予张桂梅的核心关切以“平等”的底色。根据该剧的历史脉络、现实处境对其表达策略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未完成的深层叙事,是理解该剧的一个必要路径。由于...
《山花烂漫时》与新时代现实主义的创新
摘要:近几年,越来越多带有新的艺术特点的影视剧创作给新时代现实主义理论讨论带来新的空间。《山花烂漫时》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新中国文艺创作、现实主义演化的视角。在价值观上,《山花烂漫时》准确写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理想和信仰的存在方式;在...
戏剧声音在“观”“演”中的作用初探
摘要:戏剧中的声音成分是广义的,泛指舞台上一切构成艺术语汇的声音成分,包括乐器和演员奏、唱出的音乐旋律,演员在舞台上读出台词的声音、演员歌唱的声音,等等。直到近十年,世界上关于戏剧声音历史、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才有所发展。我国在戏剧声音研究上相...
接受美学视角中的价值传递
摘要: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工具,对儿童剧《象北旅行》的召唤结构、观演互动的意义生成、儿童主体性激活路径进行分析,可发现该剧通过“留白—填补”的对话过程实现价值观内化的规律,进而揭示其价值传递机制,即通过角色代入、情感共鸣、认知重构三重机制,使儿...

新媒介

中国游戏研究的多维视角与学术图景:2024 年度研究述评
摘要:2024 年是中国游戏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其研究特色可概括为“一大现象”“两大议题”与“四大视角”。《黑神话:悟空》的文化现象引发有关游戏内容玩法、产业经济、文化符号与传播效果的研究热潮。游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国际传播成为...

民族、国家与图像

生活抒情与文化记忆
摘要:王炜是中国当代木刻肖像画领域的杰出代表。自 1962 年起,他专注于现实生活人物、革命历史人物及中国新兴木刻先驱的肖像画创作,作品丰富而深刻。其现实生活人物肖像画展现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切关怀与日常生活的抒情表达,而革命历史人物肖像画和新...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艺理论与批评

杂志价格:¥4.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艺理论与批评

杂志价格:¥4.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