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窗·上半月

知识窗·上半月

2025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知识窗》是一份综合类益智休闲期刊,全国期刊知名品牌。

类型

月刊

类别

人文科普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2.00 ¥4.89
目录

知道

世界赠予了我什么
世界赠予了我什么? 一时间,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以回答。那就找个参照吧。 如果我投胎转世,下辈子可能是磷虾,处于海洋食物链底层,是众多海洋生物取之不尽的主食,蓝鲸一口能吞下400万只磷虾。我是个永远抽不中大奖的运气平平的普通人,到时候,无论怎么...
气象万千读书人
陈之藩赞叹胡适是春风长者,自有一种温厚气象。 气象,即一个人的气概、气度,它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让周围的人感觉到一种独特的气氛。气象是眼界、是格局、是丘壑,但它更有一番吞吐,可以周弥六合,可以退藏于密。无论横说竖说,总有一番气度、一番生机...
夜色下的旅行
这是盛夏的傍晚,暑气刚刚消散,阴山脚下吹来的风,是让人愉悦的凉。晚霞以泼墨般的肆意与豪放,铺满了天空。整个城市变得开阔起来,所有建筑仿佛都后退了三千米,花草树木浸染在明亮绚烂的光里。在夕阳中慢慢行走的人们,犹如婴儿沉睡在柔软的襁褓中,或如蜕...
一棵树上有多少片叶子
小时候,我特别爱数树上的叶子。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我仰着头,伸着手指数着。尽管我从来没有数清过一棵树上有多少片叶子,却觉得那是好玩的游戏,也是我与树交流的方式。 那时,我们胡同口有一棵很粗很高的大杨树,夏天的时候,它枝叶繁茂,仿...
歌唱在水中
“你有没有听到我刚刚唱了什么?”穿着深蓝色泳衣的小孩从水里钻出来后,对穿着橘色泳衣的小孩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只看到你的嘴在动。”穿着橘色泳衣的小孩回答。 “怎么会,我明明很用力在唱。”穿着深蓝色泳衣的小孩很不服气,他戴着深蓝色的泳镜,我看...

知心

忽有斯人可想
宁静的郊外,走过一片海棠树林,左转,蓦然间空寂起来,一条细小的河流在这辽阔里蜿蜒。在河流的南岸,十来米远的地方种着一片竹子。天空湛蓝清透,四野有风,萦绕、徘徊于淡淡竹叶间,簌簌有声。像有人在弹奏乐曲,时而舒缓,时而低沉,时而昂扬。 竹子前有...
“味”短“道”长
“长根的要肥,长嘴的要吃。”这则谚语是指农作物丰收需要肥料,人或动物生存需要食物。 凡是食物大多会有味道,人们尝一下就知道是酸、是甜、是苦、是辣,还是咸,更知道今后是喜欢吃还是不喜欢吃。 然而我认为,“味”是短暂的,“道”则是长久甚至带有规...
红绿灯
我虽然读文科,但是丝毫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的贡献不如自然科学。二者相辅相成,社会才能真正进步。我打了个不恰当的比方,发明汽车的人固然了不起,但如果没有人设计出科学、周密的交通规则,汽车能在马路上行驶吗?若真如此,到处是横冲直撞的汽车,周...
袖有云,襟有花
人生一世,来来去去,总有一些温馨的东西温润着我的肺腑,它们从纸上源源而来,让我遇到丰富、美好的灵魂。 第一次读到真正的现代诗歌时,我不太懂,朦朦胧胧中觉得心生美好、智慧、灵性。我将舒婷的《这也是一切》抄在笔记本上,一有空就读:“不是一切呼吁...

知情

夏夜的星星会说话
一年四季中,我习惯在夏夜仰望星空,别的季节好像只顾着埋头赶路了。这个习惯,源于幼时的夏夜记忆。 幼时的夏日夜晚,我喜欢在房顶睡觉。暑气蒸腾了一天,屋子里又闷又热,院子里花草丛中蚊子成群,让人不堪其扰。而屋顶在高处,人会在心理上有种摆脱烦扰的...
长忆欢愉多
小时候吃不上好的,我便觉得那时候好吃的东西特别多。 犹记得,有一种伊拉克蜜枣特别甜。前些日子,我在商场看到这种蜜枣,买了些尝尝,感觉滋味大不如前。好东西,还是在艰难的日子里吃起来更香甜。 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的时候,家里的主食是窝头,能吃上莜...
好久不见,黄桷兰
夏夜,路过某条巷子,忽而暗香浮动,淡雅的清气越过墙檐撞上鼻尖。那是我极熟悉的味道,嗅到它,如重逢故友,因为知道它会回来,所以没有很多伤感,只在重逢时会心一笑,然后唤出它的名字:黄桷兰。 我与黄桷兰的故事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个稚气未...
和一碗小米稠饭和解
小时候我不爱吃小米,总觉得它滋味寡淡,口感黏糊。 但不巧的是,我家乡能称之为特产的东西,钦州黄小米绝对榜上有名。于是,人们热衷于把小米做出花样,热衷于把小米端上饭桌。在人们的智慧和巧手下,小米变成了小米发糕、小米煎饼……还有几乎每日清晨必吃...
爱意随风至,风止爱不休
成年以后,有多久没有和父母好好聊天了? 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禁一颤。打开微信,上一次和母亲聊天的记录还停留在三天前。让我发现这一点的,是刚刚看到的一个短视频。 视频里只有一张外卖单,备注里是几句简单的话:“哈哈,儿子,妈妈学会给你...

知天下

开云之光
江西省永新县秋山东南麓南汶村被稻田包围。稻浪之中,藏着一座乡村书房。 这是一个屋密人稠的老区山村。古木临风屹立,气势若太古。一栋具有现代艺术特色的房屋以隐者的卧姿,坐落在这个拙朴的村庄里,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开云书房。不远处,禾山巍峨耸立。1 ...
南头古城:深圳的千年倒影
告别珠海时,琨仍念叨着珠海的房价与菜价,仿佛要将整个珠海的烟火气都装进行李。我们的车驶过深中通道时,她望着灰蒙蒙的海面长久沉默,直到桥体钢索如竖琴般掠过车窗,将后视镜里的珠海渐渐模糊成水墨残影。 原计划是沿着海岸线纵贯深圳,却在宝安立交鬼使...
穿越千年的相遇
那年春盛时分,抚州市乐安县的大表哥领我至牛田镇,一探“千古第一村”——流坑村的风采。村口古樟浓荫蔽日,清风拂面,鸟鸣悠扬,宛如一曲迎宾乐章。踏着幽光闪烁的青石板,脚步声笃笃回响,仿佛在时光的琴键上跳跃,历史的回音缓缓流转。 村舍的宁静与历史...

识时

走,去国博买 “凤冠”冰箱贴
“破圈”的“凤冠”冰箱贴,你抢到了吗? 2025年3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现象级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枚,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问鼎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冠”宝座。 而极...
“配得感”与 “薛定谔的慢热”
最近,“配得感”与“薛定谔的慢热”这两个热词尤为引人注目。 “配得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同与自信,它源于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地位和价值的肯定,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这种心态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在清晰地认识自身优势与潜力后...
你体验过“节能人生”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节能”这个词语,许多日常使用的物品也带有这样的标签,如节能灯、节能空调、节能冰箱等。“节能”二字,简单来说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量消耗,因此它和“耗能”是一对反义词。然而,除了物品和环境外,其实人也常常需要“节能”,...
数字控/热词/眼缘/语录/趣闻
数字控 GRB250314A 在轨飞行10个月来,中法天文卫星探测发现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伽马射线GRB250314A。这个来自宇宙幼年时期的巨大能量爆发,发生于宇宙诞生7.3亿年时,其光芒在宇宙中穿行约130亿年后才...
在AI时代寻找乡愁的锚点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 “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 近日,在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读初三的学生张潇冉,以一篇名为《旧轨还乡》的作文火爆全网。这篇千字文的朗读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获得超过3...

识人

撑起温暖的“保护伞” 为冬日“精灵”
2025年4月10日,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来自阿坝州的索郎夺尔基光荣上榜。这位守护高原湿地的汉子,用18年的坚守与付出,为冬日里的野生动物撑起了一把温暖的“保护伞”。 索郎夺尔基出生在阿坝州若尔盖县,这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
梁建英:助力中国高铁跑出“加速度”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时速200千米到350千米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再到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中国高铁列车发展的每一步,都绕不开一位女性的身影,她就是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她坚守高铁研发一线几十年,勇...
范乐春:唱着山歌干革命
范乐春,1903年生,福建永定人。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6月参加永定暴动,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任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妇女部部长,同时当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委员。1931年任永定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是首届中华...

识事

你有“幸福黑客”思维吗?
当提到“黑客”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穿着连帽衫、在昏暗房间中快速敲击键盘的神秘人,是网络钓鱼、病毒、木马和勒索软件,是妨害信息安全、攻击网络工程,还是盗窃网络数据? 你知道吗,有一种思维叫作“幸福黑客”。 “幸福”和“黑客”能放在...
不可小视的“小事”
我的大学同学郑宇曾在一家公司主持员工培训工作,他曾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下午,当时郑宇正在复印新员工入职培训讲义,讲义是A4纸对折装订成的小册子,没有封皮,字也较小。当时总经理正准备出差,路过郑宇这儿,看到他装订的培训讲义...
低空经济:赛博朋克般的立体交通
作为每天都要通勤的打工人,最怕的就是早晚的交通拥堵了。每当堵在路上随着车流以龟速前行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幻想着要是自己乘坐的汽车能长出翅膀,飞过车水马龙就好了。好消息是,随着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这种赛博朋克般的景象,也许不久后就会实现了。...
不用“补觉”的果蝇
作为人类,熬夜加班、通宵赶作业之后的第二天,那滋味可不好受。头昏脑胀、哈欠连天,总觉得欠了身体一大笔“睡眠债”,恨不得周末蒙头大睡,好好补觉。这种“欠债还债”的睡眠模式,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生理规律。我们身体里仿佛有个记账本,记录着清醒的时长,...

文史窗

穿越近千年的“感冒"之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许多日常用语的背后藏着妙趣横生的历史典故,“感冒”便是其中之一。 南宋绍兴年间的一个夜晚,在临安城内的馆阁中,一个名叫陈鹄的太学生正对着一本名为“害肚历”的请假簿发愁。当时馆阁规定,官员若想逃避值夜,只需在请假簿上写...
原来和元来
“原来”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但最初的时候,人们表示原来的意思时,用的是“元来”,而不是“原来”。实际上,“原来”这个词的来源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登上了皇位,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本来,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应该用心治理天...
“洛阳纸贵”背后的励志之路
“洛阳纸贵”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一般用来形容某部作品风靡一时,流传甚广,引得大家争相抄写,导致纸张供不应求,价格连连上涨,进而演化为对某部作品的赞美。那在古代,究竟是哪部作品这么优秀,能得到大家如此的青睐呢? 左思,西晋时期临淄(今山东淄...
“实事求是”的最早践行者
“实事求是”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也不缩小。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成语是两千多年前一位王爷“如何在信息洪流中追求真相”的写照。他就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中国文化史上“实事求是”精神的最早践行者。 刘德...

校园窗

待到香山红叶尽,不负君来不负卿
如同命运一般,时代的接力棒递到了我们面前,我们是被历史选中的一代。我们清楚地看到,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要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国担当,坚守“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敬山河”的初心,将使命写进青春。 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从一名地方...
祝愿20岁后的你, 前程似锦
20岁后的我会是怎样的呢? 我在很小的年纪,提笔给20岁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20岁的自己的无限期待:就读于一所不错的大学,书写着自己热爱的文字,文章发表在各大报纸期刊上,闲时游走在繁华城市的角落,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体验着不同...
一年好景君须记
2024年,我在花市看到了一盆垂丝茉莉,一片姹紫嫣红里,我看到那株茉莉高挑地立着,在绿色叶子的掩映下,鲜嫩的花丝上挂着一串串白色的小花,风姿绰约。我一眼就相中了这盆垂丝茉莉,把它买了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已经开始畅想它盛开在阳台上时的样子,...

拇指窗

开牧场的蚂蚁
畜牧业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基石。人们驯化牲畜,放牧牛羊,饲养蜜蜂,以获取各种资源。在微观世界中,也有一群掌握了驯养技术,默默经营农场的“牧场主”——蚂蚁。 早在19世纪,法布尔的《昆虫记》中就详细描述了蚂蚁与蚜虫之间的共生关系——蚂蚁将蚜虫驱赶...
我国古代的 “城”与“市”
“城市”这一名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我国古代,“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名词,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聚落形态。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城...
加德满都的夜
暮色垂落时,杜巴广场的鸽群正在寻找最后一片歇脚的檐角。暗红色的宫墙渗出酥油与檀香经年浸染的气息,那些被无数掌心摩挲过的铜铃突然静默,悬在廊柱间,如同凝固的雨滴。 我总在此时拐进湿婆神庙背阴的巷弄。路灯初亮的光晕像熟透的杏子,跌碎在路边卖花老...
“视而不见”的缺点
吴浔源是清末史学家、书法家,他学识渊博,书法也闻名遐迩,还致力于历史典籍和古代文物的研究。因此,常常有一些文人志士前来拜访,向他请教问题、交流书法,京城士大夫每得古物,也常登门求他鉴赏。 吴浔源性情高洁,轻视利禄,从不逢迎有权势的人,平日结...
追逐和快跑
国内的一家大型天然鹿场,最近几年发现鹿场里鹿的繁殖率持续下降,出生的鹿崽成活率也在持续下降,而且存活下来的鹿崽体格孱弱,这使得鹿场的鹿茸产量和质量都深受影响。 鹿场场长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来到省里的动物研究所向动物专家请教。动物专家去了一...
必须说假话时怎么办
钱理群在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不久,就收到一名学生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以求得到解决的办法:原来,这个学生马上要毕业了,但导师对他提出一个条件,让他必须对某一个敏感问题作出表态,如果不表态就不能毕业。但他实在不愿意表态,因此不知道...
我的猫
它从不需要试探,就可以 靠近,也不需要告别 便可以离开 迎着光散步,它的尾巴 在跳舞,顶着光躺下 它成为光的本身 无需取悦 它可以爱任何人,或者被爱 和世界拥抱只需要 递出软软的身体与目光...
蛛网里的经济学
谈到蜘蛛,便不得不提到蛛网。你或许曾通过《西游记》中蜘蛛精居住的盘丝洞了解它,又被《蜘蛛侠》中彼得·帕克射出的神奇蛛丝惊艳过。可你知道吗?在经济学领域,“蛛网”也有一席之地。 “蛛网理论”又叫“丰收悖论”,是市场经济中一种奇特的经...
同一面湖说说话
拂晓,我绕着湖畔晨跑,这里四五月只能算早春,湖面尽是厚厚的冷霜,扔一块石头下去,不知怎么惹来一只小鸟,盘旋在霜雾里叽叽喳喳,像是在同这面湖说话。我索性坐下来,小鸟回头眨了眨眼,又低头去跟这面湖絮絮叨叨。水面有些凉,它不时换一只脚掠掠,就差凭...
脸儿为什么这样红
《增广贤文》中说“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意思是说,要想了解对方的心情、处境,只需要看看对方的面色就知道了。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当人激动、愤怒、害羞、紧张时,或处于运动、饮酒的状态下,面色会发红;当人感到寒...
“晒不死”的五行草
小时候,我很讨厌母亲让我喝熬煮的马齿苋水,黄褐色、酸涩涩的口感让我难以下咽,可喝完后真管用,一两次后,我的痢疾就止住了。“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方子。”母亲如是说。 家乡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夏秋之际常能看到匍匐在地上的马齿苋,似乎天越热它...
给压力开一张 ”自然处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 000多年前,诗人陶渊明在远离尘嚣的田园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宿。篱笆旁的菊花、远方朦胧的南山,构成了一幅恬淡自适的画面。当他放下束缚,投身于山水之间,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释然,定是化解了心中不少...
浅紫深红秧李子
从小区侧门进来,我偶然抬头,墙根前有一棵红叶李。叶底累累,悬垂着圆溜溜的紫红色果子。我心中一喜,不由得停下来。其时,小雨霏霏,红叶李上雨痕点点,恍然之间,稀松平常的树便有了楚楚动人的模样。 我无数次从这个侧门进出小区,竟没有发现这里还有一棵...
推窗见山
虽然我与一座不知名的青山比邻而居已近十载,但那种晨起推窗的期待和欣喜,依旧清晰如昨。 窗户对面的青山并不高大险峻,因此没有得到人们过多的关注,甚至没有任何一条小径能够抵达山顶,自然也就避免了沦为景点的厄运。对于山而言,不被关注是一件幸事;对...
纸页含钙字生芒
都说开卷有益,益在何处呢? 英国哲学家培根点出了读书之“益”: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一句话,读书能医治心灵的愚昧。 我认为,读书能为思想和心灵补充钙质,使生命更加挺拔坚...
地黄:大自然的馈赠
正在展开的美丽夏天,一切都那么幽静。漫步青州市森林公园,我在一丛丛黄色连翘花、一片片紫色野豌豆花中,享受着生机盎然和鸟语花香。不经意间,一片紫红色的地黄花映入眼帘。 地黄花在风中微微点头。我蹲下,又试着趴在柔软干净的马尼拉草坪上,找寻着最佳...
这个夏天, 有碎冰梅子汤的味道
夏天,是一个有着鲜明特征的季节。小时候,每当老巷口开始出现叫卖的冷饮小摊,我就知道夏天要来了。天气日渐燥热,热浪随时会扑面而来,浓密的绿荫挡不住太阳的炙烤,汗水滴落在随风飘起的尘土里,好像心跳都随着夏天的气息开始加快。 我还是很怀念属于夏天...
“冒牌货”自救指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公司里,领导突然将一个重要项目交到你手上,刹那间,心脏仿佛漏跳了一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搞砸的场景,心里直发慌,笃定自己肯定无法胜任。又或者在学校时,老师安排你负责一场大型活动的策划,当时的你,满心都是“我不行”的...
人们为何总是爱上”雨后芬芳“
1964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将雨后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正式命名为“潮土油”,其核心成分是土臭素,人类对这种气味的迷恋可以追溯至数百万年前。 倘若能为大自然安装一台巨大的显微镜,人们不难发现,土壤其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剧场。放线菌在这个剧场中...
相关杂志
  •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

    2025年08期
    ¥3.69
  •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2025年07期
    ¥8.89
  • 环球人文地理

    环球人文地理

    2025年06期
    ¥15.00
  • 知识窗·上半月

    知识窗·上半月

    2025年08期
    ¥4.89
  • 大众科学

    大众科学

    2024年24期
    ¥6.00
  •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5年07期
    ¥6.00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2025年15期
    ¥4.29
  • 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

    2025年16期
    ¥9.69
  •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5年08期
    ¥4.89
  • 布达拉

    布达拉

    2025年04期
    ¥4.89
  • 科幻世界·译文版

    科幻世界·译文版

    2025年06期
    ¥7.29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2025年08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知识窗·上半月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知识窗·上半月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