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牡丹

2024年2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文化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6.80 ¥4.09
目录

咏絮

罗才勇诗词五首
春日龙泉山 白云托日浮山巅,寒意犹存不觉暖。 晨曦鸟语声声脆,似催农人忙下田。 人生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朝朝暮暮。 时光拂拭着生命的年轮。 迎寒送暑,潮起潮落,日日夜夜。 岁月流淌在历史的长河。 众生皆是缘,行走红尘间。 感念生命之美,闲...

品评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意象分析
要分析整首诗的意象,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才能理解诗人通过诗歌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而绝句作为唐诗中最短小的体裁,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其中有着丰富的意与象,需要逐字、逐句、逐层去分析,才能理顺其中的意脉。 据...
大爱无声,情真意切
孙犁是中国现代作家的重要代表,他笔下的作品具有平实淳朴、根植现实的风格。本文通过介绍、解读孙犁的《母亲的记忆》这篇文章,阐述孙犁笔下的母亲形象。在这篇文章中,孙犁刻画了母亲勤劳、勇敢、慈爱、细腻的形象,并在细节中展现了乡村劳动妇女的平凡和伟...
苏轼的仁政爱民与和谐发展思想探析
苏轼,北宋文坛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一生宦海沉浮,却始终坚守仁政爱民的理念,致力于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作品和为政实践的分析,深入探讨其仁政爱民与和谐发展的思想,揭示其对...
冈本加乃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在20世纪初文豪辈出的日本文坛中,冈本加乃子被称为“第一奇女子”。她不仅是与谢野晶子的弟子,也是芥川龙之介的密友,川端康成曾在她离世时这样评价她:“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
地域空间在“三国”叙事中的关键作用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叙事结构复杂而精妙,其中地域空间的设定和转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地域空间在《三国演义》中的叙事功能,揭示其如何通过地理背景的转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如何在时间的模糊性中成为叙事的主要线...
唐代灾异诗特点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灾异频发的时代,灾异现象对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深远影响,也深刻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创作心理。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中,多有关于唐代灾异现象的描写,聚焦现实生活,具备深刻的社会关怀和质朴平实的艺术特点。灾异诗的创作不仅反...
《挂枝儿》市井生活民俗探究
明朝末期,各种曲调的民歌风靡一时,“挂枝儿”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兴起于北方民间的时调小曲,在晚明甚为流行,深受广大新兴市民和进步文人的喜爱与推崇。冯梦龙辑评的小曲集《挂枝儿》,是我国历史上文人编撰的比较系统的民歌专集,“是...
《聊斋志异》害虫故事中的心理映射与道德隐喻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包含近五百篇作品,其中包括一些罕见的害虫故事,如《藏虱》《蚰蜒》《柳秀才》《大蝎》和《蝎客》。这些故事中的害虫象征着日常秩序中的隐患,借助超自然力量发动攻势,展开复仇。这些复仇行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
《曹全碑》对明末清初关中访碑的影响
陕西关中地区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受关学滋养。尽管宋代后文化氛围趋弱,但明末金石学逐步复兴,《曹全碑》的再现引发学者和书法家关注,掀起访碑热潮。此后,诸多金石学著作如赵崡的《石墨镌华》和郭宗昌的《金石史》相继问世,对《曹全碑》进行增补和考证...
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谈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审美接受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讲述了故宫研究员 “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见证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该艺术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掀起一阵阵“青绿热”。该艺术作品属于舞蹈诗剧,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因此本文从艺术创...
唐代墓志文体风格的嬗变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的唐代中期前的墓志铭文多为骈体文。骈体文强调典故与修辞,观者较难从墓志铭文中得知志主的具体言行。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唐后期的墓志铭文骈体文色彩逐渐淡薄,更具体地描写志主的事迹,传达对于志主无限的追思。 一...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腰”舞蹈动作的文化生成探析
本文深入剖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腰”舞蹈动作的文化生成机制。通过对其表演形态风格、文化基因以及对舞蹈诗剧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多维度探讨,以期为舞蹈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揭示“青绿腰”在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
民族歌曲《贵妃醉酒》中戏曲元素运用分析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贵妃醉酒》这首民族歌曲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其悠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戏曲融合特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部作品不仅是音乐艺术的一次精彩展现,更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桥梁。在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里,《贵妃醉酒》不仅在国内...
从《典籍里的中国》看电视媒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文化节目正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需求而不断发展。《典籍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魅力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典范。该节目采用古今对话的独特方式,生动展现了典籍在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有效激发了...
古诗词艺术歌曲《杏花天影》的音乐特征及演唱诠释
《杏花天影》是姜夔创作歌曲作品中的典范之作,该曲旋律古朴,蕴含浓厚的情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特征,还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演唱诠释。 一、《杏花天影》概述 (一)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多才多艺,精通音律,...
湖南花鼓戏《补锅》的演唱特点及传承发展策略
花鼓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湖南花鼓戏是湖南省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着湖湘历史文化。花鼓戏的演唱特点对民族声乐学习具有重要帮助。如今花鼓戏的传承需要注入新的生命力,保护和传承湖南花鼓戏应成为青年一代音乐人的使命与担当,使...
古诗词艺术歌曲《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探究
古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下简称《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友人游玩时,遇雨有感所作。同名古诗词艺术歌曲由作曲家晁然谱曲。全曲优美动听、技巧丰富。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及文本分析 《定风波》是宋代文学...
凡·高与张大千自画像作品的艺术对比
自画像,作为艺术家自我表达与审视的独特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家深刻的个人情感。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自画像都是艺术家表达自我、记录生活、反映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及艺术风格的不同,艺术家的自画像在表现手法、...
“形式美感”与“置陈布势”
中国传统绘画在数千年的探索中形成了极具风格的构图形式,画者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分割在二维平面中完成理想的构图,可以说,中国画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当代艺术家在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中积极借鉴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点线面运用,丰富了...
论新工笔画对传统题材的现代形式演绎与创新
在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中,中国画坛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工笔画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赢得了广泛瞩目,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不仅承袭了传统工笔画的精湛技法,还在题材择取、构图设计、空间营造以及情感抒发等方面勇于革新...
陈培勋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平湖秋月》是陈培勋根据广东音乐名曲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被誉为中国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曲家深厚的民族音乐底蕴,还通过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成功地传达了中国特有的山水之美和意境之幽。本文通过对《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的...
但昭义钢琴改编曲《思恋》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处理
但昭义的钢琴改编曲《思恋》是一部具有深刻情感内涵和较强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在这首乐曲中,演奏者不仅需要掌握多层次的声部协调,还需灵活运用装饰音、节奏和踏板等多种演奏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乐曲的内在情感。本研究将围绕该作品的音乐特征和演奏技...
沈铨与圆山应举的“写实”艺术探析
“写实”是连接圆山应举与沈铨的纽带。通过对比分析二者在“写实”技法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处理光、空气、体积等“写实”元素上的明显相似之处。显然,他们“写实”风格的异同对比颇具吸引力,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他们之间的“写实”风...
古诗词歌曲的情感内涵与声乐诠释技巧分析
古诗词歌曲情感与旋律的和谐搭配,使之拥有不同于传统歌曲的独特意境美和情感价值,因此,古诗词歌曲成为我国声乐演艺体系当中独具艺术特色的门类之一。本文以《长相知》和《春晓》两首古诗词歌曲为例,充分探讨古诗词歌曲的情感内涵和声乐诠释技巧。 一、《...

鉴赏

浅析歌曲《多情的土地》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
《多情的土地》由任志萍作词、施光南作曲,创作时间是1982年。任志萍是河北省张家口人,一级编剧,著有歌词集《心愿》,歌曲《春满京城》《春天的脚步》《红星的故事》等。施光南是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月光下的凤尾竹》《祝...
威尔第歌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的人物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
本文探讨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歌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的人物特征与演唱技巧,重点分析她在剧中的心理变化及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表现。通过对《一点儿血迹》中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揭示威尔第如何通过音乐节奏和旋律变化...
“图像”的秘密
艺术史是一部观念史,随着时间与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图像、文字与观念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推动了矛盾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产生了更多新的问题。一方面,科学、技术和启蒙理性主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 No.3的音乐特征及演奏分析
贝多芬的《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 No.3属于其早期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一时期的贝多芬在继承古典主义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展现出个人独特的音乐风格。《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 No.3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而富有表现力,和声变化...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及指挥技巧分析
合唱曲《茨冈》是罗伯特·舒曼根据海涅的同名诗歌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该作品生动描绘了吉卜赛人自由不羁、充满活力的生活风貌。在创作过程中,舒曼不仅精准继承了传统的合唱写作技法,还巧妙融入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创新元素,使得作品在音高组织和和...
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咏叹调,其和声的运用增强了悲剧色彩,歌词深刻且情感真挚,生动描绘了美梦破灭的痛苦。演唱者需要具备稳定的气息控制,运用共鸣技巧呈现情感,尤其在高音部分。同时,演唱时要清晰咬字,突出情感表达,并通过眼神和肢...

艺林

南阳汉画造型艺术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南阳汉画,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记录了汉代宛城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其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亦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随着现代设计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层次的提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能够为现代设计注...
交互设计在展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交互设计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也因此变得更加多样化。人们不再局限于将展品简单地放置在柜子中并配以图版文字说明这种单一的视觉表现形式,而是通过理解、倾听和感受展品,在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
中华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与应用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关键议题。中华文化符号作为文化的视觉表达,凝聚了千年文明的智慧与哲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精神和情感价值。这些符号不仅是美学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身份的标识。随着现代设计的...
跨文化交际的路径探索:以中国书法为例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跨文化交际中,书法成为一扇独特的窗口,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然而,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对书法的理解和欣赏产生偏差。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本文建议拓宽传播渠道,加强国...
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展开的策略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正经历深刻变革,经济、科技和社会结构调整深刻影响文化生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文化生活的关键部分,愈发重要。它们丰富了民众文化体验,提升了全民文化素质,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文化基础。本文先分析群众文化艺...
潮绣的传承保护路径研究
粤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潮州刺绣是粤绣的一类,其艺术价值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潮汕人敢于改变现状、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对潮绣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为潮绣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
浅析敦煌壁画元素在唐勇力作品中的运用
唐勇力作为我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工笔人物画家,他在作品中成功打破了工笔与写意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工写意染、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唐勇力注重对写实、变形夸张、装饰、肌理和构成等多种形式手法的探索,但始终贯穿“工笔画的写意性”和“写意性工笔画”的艺术...
浅析日用陶瓷上的纹饰设计
新石器时代的菱形纹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华大地上散发着别样的魅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设计、制造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现代陶瓷纹样由简单向复杂不断变化,向世人展示着其无与伦比的精神内涵。本文主要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菱形纹饰进...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装饰艺术的当代价值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历来密不可分。艺术是一种审美的表达,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装饰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凭借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活力。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装饰艺术的价值愈发凸显...
数字化时代下文艺作品中的技术融合与叙事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形态
数字时代文艺作品中的技术融合与叙事创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方式的革新,深刻影响了人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数字化记录、虚拟重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相关杂志
  • 读书

    读书

    2025年04期
    ¥9.00
  • 书屋

    书屋

    2025年04期
    ¥6.00
  • 天涯

    天涯

    2025年02期
    ¥12.00
  • 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

    2023年12期
    ¥6.00
  •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

    2025年02期
    ¥12.60
  • 湘潮

    湘潮

    2025年02期
    ¥4.29
  • 寻根

    寻根

    2025年01期
    ¥9.00
  • 牡丹

    牡丹

    2025年05期
    ¥4.09
  •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

    2025年03期
    ¥6.00
  • 党员生活·下

    党员生活·下

    2025年04期
    ¥4.89
  • 出国

    出国

    2025年02期
    ¥0.00
  • 史学集刊

    史学集刊

    2025年03期
    ¥7.2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7.2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牡丹

杂志价格:¥4.0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牡丹

杂志价格:¥4.0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