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坎儿井:新疆的“地下运河”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千百年来,吐鲁番能大面积种植葡萄,成为丝路重镇,坎儿井功不可没。吐鲁番盆地夏季酷热难耐,年均降水量仅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 000毫米,再加上河流匮乏,自古便被称为“火洲”。面对这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古人发明了坎儿井来解决当地的水源问题。

在新疆考古发现的一幅2 300年前的岩画,其上的水系、井、泉图案与坎儿井惊人相似。(剩余112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