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域下青年成长成才的逻辑机理

——基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思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族强。青年马克思在1835年写下自己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而学习和研读此文,不仅对于当代青年的就业择业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同样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突出实践性的实践育人路径提供了范本和借鉴性原理指导,对于助力青年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和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剩余519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