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钢琴曲《八月—收获》和声技法探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八月-收获》的创作素材源于柯里佐夫诗中所表现的劳动人民在秋收季节打麦、割麦、捆麦、驾着牛车搬运的生活场景。柴可夫斯基运用华丽的音乐语言塑造了诗中描述的景象,反映了收麦时人们欢欣雀跃的心情。本文从该作品曲式结构与调性色彩对比入手,探索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时对主题、调性发展的巧妙应用,并结合作品中线性和声运动及和声织体、和声节奏等和声技法运用加以分析研究。(剩余668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