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科技含量不高、社会参与动力不足—— “大科学教育”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
带着“神奇百宝箱”,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教师裴艺丽快步走进教室。
打开百宝箱,把两片偏振片叠在一起,旋转其中一片,神奇的现象发生了——光线时而明亮耀眼,时而暗淡无光。她又拿出几张粘贴着鲜花、卡通人物的透明塑料片放置在偏振片之间,图案颜色随着偏振片旋转变化,如魔法般绚丽夺目。听到台下来自5所乡村学校的400余名中小学生发出阵阵惊呼,裴艺丽笑着解答:“是光的偏振特性,创造出了如此美妙的效果。(剩余231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