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音具身性的三个层次

——兼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回答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在美学史的发展中,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曾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和语言分析的回答,总体上仍属于符号学和认知主义的路径。从音乐美学转向更普遍的声音研究,不仅意味着传统音乐的疆域被冲破,也在对声音的现象学描述中愈发凸显感性身体的重要性,亦即声音的具身性。它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音乐具有空间形象,声音总是空间定位的,这不是指物理空间而是身体在场的空间,音乐作为气氛,可被情感性地体验;其次,通感并非少数病理现象或文学修辞,而是跨模态的整体知觉,在这一背景性的、身体受环境中感性要素刺激的情动中,认知对象和情感才得以具体化地浮现;再次,ASMR声音令听觉具有触觉的特征,这一肉身化维度又不同于往常音乐和声音研究中对于声音的观念化处理。(剩余1362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