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缺席者:寻找现代文学的“普通读者”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现代中国的读写空间

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装置”和“演员”,而应首先探究文学史这台戏得以上演的“舞台”是如何形成的,在现代转型过程中,“舞台”本身是否被重构。[1] 日本学者斋藤希史指出,文学并非作品的生产、流通、鉴赏的简单循环,而与各种读写行为密切相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文学这一读写行为中空间结构的变化至关重要。(剩余1234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