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敁敠”考辨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敁敠”的本字、词义、书写形式进行考辨。它最早出自郭象《庄子注》,意思是“玷(拈)而捶(揣)之”。本字当作“拈揣”,后世更换形符及声符而形成“敁敠”,表示“用手称量”义,引申为“心中斟酌、考虑”。由于其本义属手部行为而写作“敁掇”“敁挆”“拈敠”“拈掇”“掂掇”等;又因各地方言不同,形随音变,遂产生“点掇”“掂对”“掂兑”“掂夺”等写法。(剩余1051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