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清音 静待花开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四川清音源于明清时的俗曲,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盛行,流行于成都平原地区,遍及乡镇,常有“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的盛景。但在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四川清音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8年,四川清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抓住此契机,希望通过四川清音校园传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四川清音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借助传承活动使孩子们在清音艺术中绽放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剩余78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