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49年皖西北地区蚕桑教育探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20世纪初,皖西北地区的蚕桑业处于自发阶段,蚕农从业规模小,且只凭经验饲蚕,无有改良,故收益低下。后来,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皖西北地区兴办了一批蚕桑学校,试图通过蚕桑教育与社会直接联系的方式,促进蚕桑业的改良与推广,进而振兴皖西北蚕桑业,增加地方农民收入。这一时期的蚕桑教育还具有不稳定性,学校时有停办,影响了正常的蚕桑教育节奏。(剩余8400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