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犀:乌间朱线漆里韶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剔犀是一种漆器工艺,始于唐代,兴于元代,盛于明代,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工艺使用黑红两色特制天然大漆在特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地反复漆涂累积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加以剔刻,形成独特的云纹图案。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绛州剔犀制品在漆器工艺中独树一帜,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品。

其制作工序繁杂,技艺要求严格,从选料到制胎、髹漆、雕刻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剩余284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