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俗曲“唱本”的社会传播及其时代意义

——以苏州地区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采集乐人口述撰成文本,自古有之,从其历史沿革来看,有官方主导和个人自觉两条脉络。《诗经》中的“国风”、汉乐府皆有官方采风知政之用,后来的竹枝词、南北曲等也都是从民间到“庙堂”,经文人案头传播走向了雅化的道路。明清俗曲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承宋元词曲、小令之传统,本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后经由书坊而成为“唱本”,亦成口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传播载体。(剩余806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