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盛,则中华文化盛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评审小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文学翻译之盛衰,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时的文化之盛衰,一如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时隔多年后终于评满五部获奖作品,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时期的文化之繁盛。这种繁盛从有资格参评的送审译著数量上可略见一斑——达到了八十五部这个近年来的最高值;亦可从送审译著语种上得以体现——共有包括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匈牙利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拉丁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日语、韩语、西里尔语、越南语在内的十七个语种,这些语种所在国家和地区几乎涵盖了整个世界;还可从俄语、圣卢西亚语、阿拉伯语、英语和日语的这五部获奖译著的文类上加深这个印象——计有长篇小说、诗歌、随笔和传记这四大文类,其原著所在国广泛分布于欧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殊荣的五位译者的年龄来佐证这种繁盛——以竺祖慈、薛庆国、陈方、杨铁军等老年、中年译者为主,兼顾许小凡这位三十出头的青年译者,体现出我国文学翻译队伍以老带新、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剩余613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