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文学反复
——从《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到《天下荒年》的历史转向
如今,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和《天下荒年》(谈歌)放在一起来谈似乎更显沉重的时代况味,二者比较出的价值取向及其得失已然昭示了中国历史前进道路的某种迂回性。表面看来,它只是文学观念的一种反复,实则可能更是现实行动的先兆。其中可供我们省思的深意就在于,这种时而再现的迂回曲线到底是属于前进还是属于后退?如果属于后退,其实质又是否是回归的冲动?抑或单纯是前进的反动?唯有厘清这两种行为之间的真实差异,我们才有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以及不负自身所遭罹的历史苦难。(剩余104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