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互联网技术驱动和当代文学虚拟空间拓展
——论中国网络文学的缘起
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缘起,目前学术界争议正酣。从2021年网络文学研究界的激烈辩论,到《南方文坛》接连推出争鸣文章,将这一学术问题的争论持续推向深入。网络文学界及网络文学研究界曾经约定俗成将1998年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也就是马季主张的“现象说”,以中国网络文学第一个创作高潮和标志性事件即蔡智恒(痞子蔡)开始在BBS上连载并引发社会反响作为标志;欧阳友权主张“网生起源说”,认为1991年4月5日诞生的全球第一份华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贺予飞认为“网生起源说”是“当下最为恰切的一种起源判断,它所秉持的文学史观以生态系统为持论逻辑”①;邵燕君、吉云飞等主张“论坛起源说”,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是1999年7月正式建站的金庸客栈,《不辨主脉,何论源头?——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始问题》②进一步反驳了“网生起源说”和“现象说”,说明“论坛起源说”基于对中国网络文学主脉性质的判断,确定从2003年至今的网络文学主流商业类型小说,再以此回溯,最终找到了金庸客栈这个源头。(剩余146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