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流行音乐的演奏特征及对中国手风琴音乐的影响
引言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活态标本,手风琴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便与本土音乐文化展开了持续对话。当这种源自西欧的乐器在华夏大地扎根生长时,其独特的音色特质与演奏技法不仅承载着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更在全球化语境下经历着流行音乐美学的深度重构。[1]在流行音乐浪潮中,手风琴凭借其便携性、丰富的和声织体及音色可塑性,在爵士、摇滚、民谣等多元流派中发展出极具辨识度的演奏语汇:自由节奏的弹性处理突破机械节拍的束缚,微分音的滑奏技法呈现出特殊音效,而复合和弦的叠置使用拓展了和声维度,重塑了乐器的表现边界,催生出独特的即兴文化。(剩余52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