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纵使明月常有,不及故乡明

——从季羡林《月是故乡明》看意象和写作特色


打开文本图片集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发现,我们的民族有“故乡”的情结,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一直都心怀眷恋,不管去到哪里,故乡的形象始终都在脑海中盘旋,君不见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道出了故乡月亮在诗人心中的重要位置,更表达了他在战争期间对亲人和故乡的牵挂之情。无独有偶,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中,也引用了杜甫的这句诗,并以其为题目创作了经典散文,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以及故乡“小月亮”的怀念之情。(剩余2871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