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止争”到“货殖”:大国铸造的长城商贸法制度因素解释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古代中华文明暨长城文明的辐射区域内,中国古人在道法自然中参悟天地人三才之道,400mm等降水量线浑然天成,成为农耕与游牧之间的无形之边,长城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围绕这条“无形之边”发生过的无数“定纷止争”“此消彼长”的具象化。长城的“止争”功能使得400mm等降水量线两侧的部族,只能通过彼此都能接受的对价以“非攻”的形式交换彼此的资源,即将长城两侧的资源禀赋差异转化为“止争”和“非攻”制度意义上的常态贸易;常态贸易需求孕育了从事商贸的部族出现,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长城沿线的地理空间。(剩余1209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