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建构:青少年学生公共关怀的兴发路径及其优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个体成员对所属共同体的公共关怀是共同体存续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的公共关怀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运。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培育青少年学生公共关怀的重任。公共关怀是一种兼具公共性、实践性、关系性和向善性的态度和行为。(剩余1556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