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孝经》理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中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主体,是翻译创作的执行者。本文立足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理论基础,从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embodiment)、补偿(compensation)四个阐释步骤分析《孝经》的理雅各译本、安乐哲和罗思文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认为译者在译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和策略的确定、语言层面的创作发挥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剩余664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