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教化论” 中的载道与娱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明代文人在戏曲中寄寓现实批判与伦理教化,这类创作提出利用戏曲进行教化的理论,如高明《琵琶记》中“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及丘濬《五伦全备记》中“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等。而明代戏曲“教化论”的强调,是否降低了戏曲的艺术性与娱乐性?本文以《五伦全备记》为例,试论证戏曲“教化论”实际在于客观上提升了戏曲的文学地位。(剩余585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