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迷失和价值重建
——《罗刹海市》中“玉树” 与马骥的游历
【摘要】蒲松龄在《罗刹海市》中对玉树的细节描写并非闲笔,而是与马骥作为个体人物的心理密切相关。晶莹的“玉树”是马骥容貌和才华的隐喻,而树中心暗淡的黄色则暗示着他的本心已不再简单纯粹。作为文本中具有自觉性的人物,马骥从“中国”到罗刹国到海市,到最后选择归乡的过程,也是他在价值失序的环境中改变自我,不断追寻价值的过程,而最后做出的归乡的选择则暗示着他对自己“莹澈”本心的追求,他希望回到“中国”这个“精神原乡”,回到原有的社会共同体中寻求身份认同,期待新的价值实现。(剩余584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