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理论下《西江月 · 黄州中秋》英译对比赏析
【摘要】 文学翻译尤其是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内容的真实传达,更需要反映出原作所具有的独特意蕴美。苏轼的这首《西江月·黄州中秋》借中秋之景抒写际遇之凄凉,风格婉约,意境幽远。本文以严复的“信达雅”为理论标准,选取三个英译本进行赏析以衡量中诗歌翻译过程的得失。
【关键词】 信达雅;诗歌翻译;《西江月》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9-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9.034
一、引言
相对于普通文学类作品,古诗言简意丰,意境优美而韵味悠长,以极为有限的词句便能呈现出真实而生动的意境,由汉字组成的诗句,宛如一帧帧动态的图画,使读者能摆脱静态的文字而直接进入诗人描绘的动态之境。(剩余48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