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的“忧”与“乐”

——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感悟苏轼的忧乐境界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苏轼在其诸多作品中都自称“闲人”,看似豁达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忧”与“乐呢?本文围绕《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一词,通过分析“闲人之忧”和“闲人之乐”来感悟苏轼“忧乐圆融”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闲人;苏轼;忧乐圆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9-00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9.001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元丰六年十日十二日夜,此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的第三年,从官为省郎到乡野农夫,其中的苦痛唯有苏轼自己知晓,在黄州时期他心醉于美景,身醉于临皋亭。(剩余565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