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腔”的前世今生

——你能看懂算我输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21年以“鲁迅的道路”为主题的鲁迅生平陈列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

毫无疑问,世间先有翻译,然后有译论;有了译论,然后有“翻译腔”。但是“翻译腔”作为一个译论中的名词出现,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从历史维度看,不论是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还是明清耶稣会士的“洋译华述”,抑或是晚清以降的西学东渐,中文翻译的高潮都与文化输入的高潮同步,也成为社会变迁的别样注脚。(剩余387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