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时代的跫音同奏:葛亮小说民间书写中的听觉美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葛亮小说用音乐、方言、戏曲等听觉符码的美学再现民间生活的多样图景,在声音的变化、碰撞和留白中展示民间社会的复杂生态,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和美学意义。葛亮小说中的民间音景是对民间生命韧性的审美化挖掘,透露出浓厚的民间生命关怀意识。两岸三地的城市经验、多重文化身份及跨媒介语境,让作为“离散者”的葛亮试图引领读者用“耳朵”回望家国,以和民间生活场域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历史感和情境化的声音景观为媒介,构建广阔的民间生活图景,展现民间社会生态的复杂变迁,实现了对文化传统、现实处境的吸收与转化,从而建构了独特的声音和听觉美学。(剩余1135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