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型外交话语的人际意义建构:话语历史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重要理念于2013年提出,对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将话语历史分析与评价资源相结合,采用语料库方法,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型外交话语的人际意义建构模式。研究发现,(1)“共同体”话语围绕“发展”“合作”两大核心主题,进一步归纳为外交主体、外交行为、外交目标三大类别;(2)通过命名策略与介入资源相结合建构外交主体,表明中国政府扩大对话空间,构建共同体身份,形成共同体的身份认同;通过述谓策略与态度资源相结合建构外交行为,使用隐喻激发正面判断,体现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提升“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认同;通过论辩策略与级差资源相结合建构外交目标,提升语义力度,不断调整和平安全观,从而建构长治久安的世界,实现“共同体”理念的文化认同。(剩余1665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