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俗曲对儒家乐教思想的背离与复归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明清俗曲是一种文学与音乐表演相结合,由文人、伶人共同创作产生,兴盛于明朝晚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明清俗曲的发展之所以在明朝晚期达到兴盛,与当时的社会因素密不可分。一方面,在政治与经济因素影响下,明清俗曲的发展是对儒家乐教“移风易俗”“正德修身”思想的背离;另一方面,在启蒙思想的推动下,明清俗曲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原始儒家乐教思想重情尚真精神的复归。(剩余571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