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股企业治理组态效应对混改国企绩效的影响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引入何种非国有参股企业才能与国企达成“融合共生, 价值共创”的难题, 学术界将其总结概括为“和谁混”问题。基于组态思维视角, 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 以参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27家非国有上市企业为例, 研究其治理组态效应对于混改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 存在“高股权集中度下独立董事监督—CEO推进型”“高股权集中度下行业协同型”以及“高股权集中度下董事派遣型”三种导致高绩效的类型; 而非高绩效存在四条组态路径, 归纳为两种导致非高绩效的类型, 分别为“低行业相关度—独立董事弱化型”和“低股权集中度下高CEO权力型”。(剩余1524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