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轨迹•进路:“非遗进景区”的纳入标准与应用预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区之间天然的契合性和紧密的依附性,使得“非遗进景区”能够以协同发展态势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锚定新的坐标。基于对“非遗项目”和“旅游景区”的双重主体地位及其多元化联结关系的充分考量,可以析出“独特性”“互利性”“参与度”“传播力”“变现力”5个纳入标准。这5个指标在“非遗进景区”的宏大图景上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指标的组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化应用预期,使得“非遗进景区”既呈现出不同表征的“进入”状态,又隐含着逐级递进的内在期待,并最终生成了物理空间、精神领域和社会价值三个层级的“非遗进景区”实践路径。(剩余1195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