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话语的概念形塑

——以郭沫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思想活动为中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图分类号:I206.6 -

一、近代史界革命与“人民”话语出场的必要性

自晚清“新史学”思潮开始,注重民史书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关系,成为近代中国史学转型发展的趋势。20世纪以来,呼应着中国漫长而复杂的社会体制转型与政治革命,中国近代史学经历了三次范式转型:首先是由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运动”;其次是以胡适、顾頡刚等为代表的“实证派”史学革命;最后则是以李大钊、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勃兴①。(剩余13165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