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即兴音乐中特殊音级的乐学意义
——兼及现象学视野下的同均三宫释证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J607;J612.1;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67(2025)04—0051—07
在我国部分民族地区,至今盛行一种含特殊的七级音、四级音的旋律现象,此类旋律主要即兴传唱于蒙古族、藏族、羌族的民间艺人及僧侣中,如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潮林道、甘南藏区拉卜楞寺密宗诵经的经韵曲,及西藏藏戏唱腔中对降七级(即‘7)的运用,以及降七级(即7)和升四级(即4)的音调,主要在四川康巴-安多地区、嘉戎地区的藏族同胞文化中流传,本文将此类现象统称为“特殊音级现象”。(剩余826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