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就业质量
———基于200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推进就业优先战略、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要素投入调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此,基于我国200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各省劳动力就业质量进行测算,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抑制我国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外部环境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可以削弱人口老龄化对就业质量的消极影响.
关 键 词: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就业质量;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 5862.2024.01.010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动力逐年减弱,“老龄少子化”趋势不可逆转.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01亿,占总人口数量的14.20%.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冲击人口数量红利带来的比较优势时,人口结构的变动必然导致生产率发生变化[1].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成为可能缓解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措施.人工智能作为前瞻性、战略性、革命性的技术,在未来的综合国力竞争和产业格局变革中具有核心地位,深刻影响着当前我国在国际经济产业价值链中的攀升.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低技能劳动力退出[2],造成劳动参与率下降、技术性失业等问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推动一批新兴就业岗位的产生,对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剩余145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