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鹿茸菇菌丝采用液体摇瓶培养,分别测定菌丝生物量、菌丝球数量、菌丝球直径、发酵液pH 值、还原糖和氨基氮质量浓度,淀粉酶酶活性、纤维素酶酶活性、漆酶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鹿茸菇培养过程中菌丝生物量和菌丝球数量在第10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3,106 CFU·mL-1,菌丝球直径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持续变大;还原糖与氨基氮质量浓度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淀粉酶及纤维素酶酶活性最大值分别为0.17, 0.10 nkat,漆酶胞外酶活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摇瓶培养第8~10天的液体菌种生物量达到最大(0.42 mg·mL-1),液体菌种培养终点应控制在第8~10天,此时菌种活力最高,可用于发酵罐扩繁培养。(剩余940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