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之血

——精神分析视域下对影片《醉·生梦死》的人物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作为台湾“新新电影”时期大放异彩的导演之一,张作骥在《醉·生梦死》中延续了对无处归属的台湾底层青年的关注,通过对老鼠、硕哥、哥哥等人生活状态的表达,描绘他眼中的现实。结合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三界学说”和“客体小a”概念,分析导演如何建立起人物的自我认同感、影片片名四字成语和妈妈以及三个男性角色之间的能指关系,并阐释在精神分析视域下角色如何在象征界、想象界和实在界中穿越,对了解其如何在影像中建造“另一种真实”世界,能够有所帮助。(剩余566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