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体的认知诠释

——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为考查中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结合《红楼梦》语料库,从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词长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两种《红楼梦》译本,结果显示二者的译文均呈现明显的显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结合激活扩散理论和阐释学原理探讨翻译文体产生的认知原因,进而指出译者由于具有双重认知身份,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需要以文本方式补充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以及缺失的文化因素,从而降低译文的阅读难度,并提升译文的阅读体验。(剩余1491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