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轻阅读”接住历史的重量

——《长安的荔枝》的书写范式新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这种接受美学的转向,叠加网络文学与大众娱乐媒介融合后形成的紧凑化、光影化特征,极大地催生了文学褪去厚重外壳的文本变革紧迫感,也使其自然呈现出所言说的“轻逸”特质。

1985年,作家在罗马宅第的植物园中奋笔疾书,为即将进行的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筹备讲稿。在这份后来被命名为《美国讲稿》又名《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文稿中,他提出了以“轻逸”为首要核心的5个关键术语,为新世纪文学发展勾勒出摆脱沉重叙事枷锁、快速呼应时代脉搏的前行方向。(剩余8956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