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与当代中国社会感知的重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辟《非虚构》专栏,同年推出“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在文学领域正式开启了非虚构写作的潮流。这一来自权威文学期刊的命名与组织,以及此后一系列非虚构文学作品的问世,如梁鸿的“梁庄”系列、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李娟《冬牧场》等作品的刊发与出版,既在读者接受和文学批评领域引发轰动,也推动了“非虚构”写作理念的传播。(剩余1866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