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杀人偿命观”的流变与价值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2024年3月发生的“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引起舆论热议,公众对严惩犯罪嫌疑人的呼声高涨。与此相对的是,曾同样引起热议的2016年4月发生的“辱母杀人案”,公众却对该案中的犯罪行为人抱有同情。杀人偿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但在不同案件中却有着不同的表现。通过回溯杀人偿命观的起源与发展,能够发现中国古代社会的杀人偿命观念与血亲复仇、社会公序底线、人际关系、主观罪过等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而这种关系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共识。(剩余788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