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事到文献: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剽窃现象的考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剽窃事件频发。根据对象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抄袭”和“窃稿”两种类型。就产生原因来看,除了“文人无行”等道德因素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刊稿制度、文化市场规则与法律监管能力等因素对剽窃事件的影响;就传播过程来看,针对剽窃事件的举发和辩论文章都以报刊等现代传媒为载体,由此形成了一个公共论域,这些文章大多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策略性,这使原本就各执己见的剽窃事件变得更加复杂缠结;就文献的辨伪方法来看,剽窃致伪是现代文学伪作产生的重要原因。(剩余14698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