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的命名与理论困境及《小说界》的助推策略
内容提要:自1981年5月《小说界》创刊并首辟“微型小说”专栏伊始,微型小说之名便开始受到文坛关注,但也一直面临着“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话语困境,与命名困境相伴而来的则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缺席。由此,导致微型小说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潜隐姿态。尽管如此,《小说界》并未放弃对微型小说的推介,刊载著名作家作品和译介外国微型小说、发表并点评古典微型小说以作示范、主编隐身化名参与微型小说写作、长期举办各类征文等措施,多管齐下,助推微型小说的发展,使微型小说逐步成为与中长短篇小说并肩而立的第四种小说体,并得到鲁迅文学奖的承认和文学史的接纳。(剩余1193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