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研学在防灾教育中的应用

——以东台海洋生态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秋日盐城,风轻云淡。漫步在国内单个互花米草治理项目面积最大的方塘河口,两万亩光滩上芦苇、碱蓬等本土植物错落有致,蛤蜊、泥螺等底栖生物遍布,黑嘴鸥、东方白鹳等候鸟时起时落。这片经过科学治理的滩涂,不仅展现了生态修复的奇迹,更为高中地理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防灾教育场域。东台在互花米草治理过程中形成的“高滩旋耕+中滩围淹+低滩深埋”治理模式,以及从“一处一时”到“全域全程”的管护经验,为开展防灾教育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研学素材。(剩余469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