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浦非水对钱君匋、陶元庆装帧设计的影响
    经技术比对后发现,《茨冈》封面与《非水创作图案集》的封面图案在细节上一致,基本可以肯定钱君匋掌握了这本图案集。
    张莉 朱立光 邹素娟
  • 商周青铜纹样的演变及其文化映射
    ③ 图片引自:周泗阳,万山.中国青铜器图案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184。。
    范硕 杨雪儿 马一心 谢雯 祝成炎 张红霞
  • 手炉:古人的“暖宝宝”
    整幅图案,集亲情、豪情于一体,典雅高贵。另一件清代红铜椭圆形手炉,盖镂空花卉,炉体光素无纹。这两件手炉前者体形较大,后者稍微小一点,但高度相似。
    布明虎 范宗强
  • 柏孜克里克石窟宝相花图像研究
    [16]关友惠.敦煌石窟全集·图案集[M].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3.[17]郑炳林,沙武田.敦煌石窟艺术概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李云 何丽娟
  • 读书为何
    还有手边的一本敦煌图案集,其中谈及的装饰图案内容实在精深,要通晓佛教、美术史、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又需要知晓当时的历史。
    黎戈
  • 近40年“中国古代图案研究”图书类成果综述及相关问题评析
    ,丁鹏勃和任彤撰文、巨势小石(日)绘制的《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2018);最后是少数民族图案专题的研究,其中汇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图案的书籍占比较大,如聂忠邦编著的《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常乃青
  • 读书为何
    还有手边的一本敦煌图案集,其中谈及的装饰图案内容实在精深,要通晓佛教、美术史、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又需要知晓当时的历史。
    黎戈
  • 图解式图像行为:陶元庆书籍装帧设计的转译提示
    ②戈公振.中国图案集[M].有正书局,1925.参考文献:[1] 【德】霍斯特·布雷德坎.图像行为理论[M].宁瑛译,译林出版社,2016.
    万梅子
  • 搪瓷盆:当代中国画的图案化及其突围
    此类图案集的创作者有张道一、田自秉、吴山、保彬、吴淑生、诸葛铠等。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工艺美术厂自编的图案集等。
    刘旭光
  • 魏晋南北朝至唐时期卷草纹的形态演变
    图4 源自《敦煌图案集》三、结语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一个重要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表现出流行且被频繁使用的态势。
    李金金
  • 中国书籍设计现代性品质流变与思考
    早期接触的日本书籍《杉浦非水图案集》与《伊木忠爱图案集》激发了他对日本设计源流的了解,对日本书籍的兴趣也影响了他的装帧设计风格。
    朱莉莉
  • 从漆器、陶瓷到装潢 波澜壮阔的巴渝现代工艺美术史
    1954 年12 月,由沈福文、李有行、梁启煜、罗明遥合编的《西南少数民族图案集》出版。同一时期,工艺美术系选编的《四川工艺美术选集》《四川荣昌陶瓷》《漆器工艺集》等专辑出版。
    伐舟 祥兰
  • “敦煌图案解谜人”常沙娜
    父亲的叮嘱“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恩师林徽因未竟的遗愿“我们也应该整理一本中国自己的历代图案集”,又成了她前行的动力。
    侯朝阳
  • 数据收集、分析、抽样——试析“团体作为方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团体研究与抽样展”
    “雪花社”《图案集》的研究是否帮助了工艺的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历史留白期是否要明确呈现?
    张茜
  • 漆彩流光 成都漆艺
    还有新开发的文创产品笔筒书签镇纸,巧妙地选取了中国国宝大熊猫、成都市市树银杏、成都市市花芙蓉为装饰图案,集历史题材、文化元素、天然原料于一体,文化创意中自带古典气息。
    白英
  • 羌族挑花在纺织类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注释:①图1、图2、图3、图4、图5、表1中的纹样参照图图片来源:中国四川藏族羌族装饰图案集编辑部,编辑.中国四川羌族装饰图案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廖庆怡 苏航 刘海燕
  • 林风眠早期油绘壁画研究
    这种壁画风格的形成无独有偶,1927年6月国立北京艺专雪花社发行《图案集》的封面风格也是平面化处理,人物造型类似埃及壁画的风格,表明在那段时期林风眠一直为了调和中西艺术而努力探索并且为推进艺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张绮诺
  • 庞薰琹设计美育理念中的民族元素
    参考文献[1]庞熏琹.中国图案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1939:10-11.[2]庞熏琹.工艺美术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1941:3-12.
    刘妍
  • 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探究
    壮锦工艺图案集生活化和艺术化特色于一体,以艺术化的形式体现了广西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用于装饰人们的服饰、头饰、背包、毯子等日常生活用品。
    谢青君 李光盛 陈纪强
  • 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
    父亲的叮嘱“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恩师林徽因未竟的遗愿“我们也应该整理一本中国自己的历代图案集”,又成了她前行的动力。
    侯朝阳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