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思维与智慧》是一本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益智励志类大众文化期刊。目前,杂志由上、下...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5.00
目录

卷首语

夕阳是一粒种子
老人和孩子坐在一起看夕阳。老人问孩子:“夕阳像什么呢?” “像一粒种子。”孩子说。 老人想,孩子一定是见夕阳圆圆的,而大多数种子也是圆圆的,所以说夕阳像一粒种子。于是,老人有意追问了一声:“怎么会像一粒种子呢?” “当夕阳落入地平线,落入大...

伤疤,不要着急去揭
小时候有一次,我跑得太快,重重摔了一下,右手腕处被蹭破一小块皮儿,鲜红的血珠密密地渗了出来。简单处理后,过了两天,蹭破皮儿的地方表面凝成了一层薄薄的血痂。 那层红褐色的血痂斑斑点点的,看着心烦,我一直想把它揭掉。终于,在慢慢地撕开一个口子后...
穿过逆境,抵达繁星
古罗马谚语说:“穿过逆境,抵达繁星。”我很喜欢这句话。当然,如果我在年少的时候遇到它,未必会在意它,因为没有经历一定的生活或思想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对它的理解往往都是浅层次的,与它的本质意思相距甚远。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克服一些困难...
路人
从邮局出来,沿着店铺门口的青砖路面,走到一棵槐树下的时候,一个跨在一辆共享单车上的中年男人,忽然笑嘻嘻地冲我道:姑娘好!我确定他是在给我打招呼,但是,我却完全想不起这个人是谁,而且看他跨在单车上一脸的悠闲,不像是马上出行,倒有点本地小流氓街...
登山之乐
我曾有幸攀登过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招虎山、天崮山、五莲山、崂山等,登山越多,思索愈多,虽然山的具体模样随着时间流逝大抵忘却了,但登山之乐却久久地印记在脑海里,让人回味无穷。 山脚之下,有茂林修竹、枝繁叶茂,有弯弯小溪、潺潺流水,有茅屋野舍、小...
生命在时间里行走
1 这一滴雨是什么?是时间;这一朵雪花是什么?是时间。没有时间,这一滴雨、这一朵雪花是如何从高高天上落在地上的? 从一小点到一米八的大高个,孩子是何时长高的?没有一天天时间,他长得高吗? 雨雪在时间里落下,生命在时间里行走,人生在时间里度过...
暄暄犬吠
人从乡下风风光光住进城里,还记挂着乡下的一切。青山绕村,绿树环屋,朝闻鸡鸣,夜听犬吠,种种美好,也想一并搬进城里。 虽在繁市高楼,还对田园生活念念不忘。于是,一抔土,几株秧,就成了菜畦一方。一棵树,几盆花,也成了森林半座。鸡鸭同住不便,只得...
总有点不一样才行
做闲人,不去管闲事,就会活得痛快。 有闲心,不去置闲气,就会活得自在。 真有闲事来了,迎上去不如躲着走。有时候,置身于事外,比置身于山野之中,还要清爽。 藏愚守拙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事多了。一个人,太逞能,也许会有所得,但失去的将更多。 你可...
义以为质
北宋时期,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相比,中原一向缺少战马。多年游走在边境的牧民卜常,嗅到了商机,主动和官府采办人员接洽,约定以一匹二十个铜钱的价格收购自己的壮马。到了秋季,在偏僻的边境草原,卜常的马养得膘肥体壮。 有个叫丁满的商人闻讯而来,一看战...
清正家风福泽长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短短八字,道尽世间万象。如何只招福,不招祸,使家运恒久,福祚绵长?那就是定家规,作家训,正家风。 战国时期有一位杰出母亲,明理大义,训子拒贿,受到齐宣王的高度赞赏。原来,她的儿子田稷由于担任相国要职,接受了下官的重金...
种大瓜子和买瘦牛小牛
杨富荣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葵花种植商。几年前,他承包了1000亩盐碱地,通过深耕、平整、疏通排灌之后种上了葵花,因为鄂尔多斯是内蒙古的主要葵花种植区,以盛产粒大、仁满的葵花子而出名。杨富荣一边改良盐碱地,一边摸索着种葵花。而后,他又投...
不妨学学庖丁解牛
如果用当代工匠标准来衡量古代的能工巧匠,庖丁无疑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佼佼者。据《庄子·养生主》描述,庖丁解牛的技能,已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够...

豆浆洒了,小笼包还在
那天早上,我骑自行车买早餐回来的路上,因车辆稀少,就骑得飞快。没想到快到家时,低头一看,挂在车把上的豆浆已经不翼而飞了。原来,装豆浆的塑料袋底部裂开了一个口子,几杯豆浆不知什么时候从下面掉了,只剩下空空的塑料袋在晨风中摇荡。 懊恼之际,发现...
且留二分与人
人生不宜太满,且留二分与人。 水满溢,月满亏,物极必反。所以中国文化,讲究谦逊与退让。连起名字都不宜“天一”“冠峰”,如果叫“亚文”就比较温和近人。 为什么购房者讲究阳台和朝向,为什么住高层的人不怀恋平房而怀恋院子,其实都是中国人的文化心态...
果然
在距泰山玉皇顶不远处,一巨石上刻有“果然”二字,十分夺目,果然让人眼前一亮,心智豁然开悟。“果然”是个好词,怎么看怎么舒服。 果然让我认识了“果然”。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果然”,都离不了“果然”,最后都有一个“果然”。 看过一个国外的电...
味之道
味道这词儿,颇有意思。 人对于味的感受,既实在又虚幻。说实在,是因为味之产生,能被口鼻真切感受到;但味来无影去无踪,又带着点虚幻缥缈的意味。味无处不在,却又看不到摸不着。 一种味,要被人真切感受到,必有其“道”。味蕾之味,如酸甜苦辣等,无不...
谋心
山东一位青年因工作屡遭碰壁,便去终南山隐居。他租了一间破屋子,每天自己做饭,靠读书打发时间。几个月后经济不支,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这让他感觉压抑。半年后,他的父亲上终南山将他“抓”了回去,心疼之余,一句话将他踹回到现实:“没钱学什么陶渊明?”...
狷介者
狷介,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以某种行为方式,表达着,表现着。但狷介,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一种性格。而具备此种性格的人,即可谓之狷介者。古人所谓“狷介之士”,是也。 史书上评价人物,常常以“狷介”一词衡之。《世说新语》“任诞”“简傲”“忿狷”三篇,...
从“才多识寡”到“才长命短”
恃才傲物,是文人的通病。然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 先说嵇康。《世说新语·栖逸》言:“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而据《三国志·魏志·嵇康转》裴松...
埃及世锦赛夺得四金的高三女生
她虽然是一个高中生,却在埃及2022年国际射联步手枪射击世锦赛上,摘下五天来的第四枚金牌,成为中国队奖牌第一的选手,让网友、老师和同学们为之骄傲、欢呼。 她就是庞钰千,2004年出生于南充。每当学校有射击活动和训练,庞钰千都特别感兴趣,并积...
把整个“报告”写在黄土地上
张凌云,1987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一个农民家庭。2007年,她考上大学,是村里唯一考上本科的女生。 大一暑假时,张凌云家的仔猪发生疫情,800头小猪全部被捕杀。这对以养猪为生的一家来说,如同灭顶之灾。生活骤然拮据,姐弟三人的学...
慢人者反尔
文友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早些年,他在某大城市的一家外资企业上班,白天认真跑业务,晚上坚持文学创作。他出了一部长篇小说,送了一本给公司的临时负责人M。走进M办公室时,此君跷着二郎腿,用嘴努努指着办公桌说:放那儿吧!M的倨傲极大地激怒了文友,...
“敲门”的糖果
下午我刚想躺着眯一会儿,有人按门铃,我一瞅是上午刚认识的二楼大妈。我取快递回来,正好二楼东户的男人领着大妈上楼,我在他们后面,听儿子对母亲说:“您就安心在这里住,您养我小,我就得养您老,想吃啥跟我讲,我给您买。” 没想到大妈刚搬来儿子家,就...
一“杯”善意
和黄大妈一起去早餐店买早餐,黄大妈排在我前面,她买了一杯粥,服务员递给她粥时,还不等她接稳就放手了,粥掉到了地上,洒了一地。服务员一边拿着笤帚打扫,一边自我检讨:“是我的失误,我再给您盛一杯。”黄大妈也从兜里掏出纸巾帮着清理地面,还安慰服务...
给对方一个改过的机会
1913年,26岁的钱玄同辞去在杭州教育专署的工作后来到北京,开始担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附属中学国文、经学讲师。当时在他的班上,有两位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极为出色,一位姓张,另一位姓周,钱玄同对这两位学生也都非常地器重。 每到学期末,按...
瓶中色彩
先生买得三个陶瓷花瓶,两高一低,高的小,低的大,都白底黑纹,普通素净,如素面朝天的姑娘,就那样静静站在书桌两旁,与素雅的书房倒挺相配。 我与先生都属于不善打理的人,有那么一段时间,三个花瓶就如三个遭受冷落的孩子,冷冷清清地看着面前砚台的墨满...
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
她16岁开始尝试戏剧写作,26岁第一个剧本发表,36岁第一部戏曲被搬上舞台。近10年来,她创作的“谍战三部曲”《一触即发》《伪装者》《天衣无缝》先后被搬上电视荧幕,成了热播剧。她就是曾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编剧、成都市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四川省作...
多能与一能
姚鼐出生于官宦书香之家,自幼聪慧好学,且兴趣广泛,先是跟随方苞、刘大櫆学习古文,后又师从戴震研习经学,并多方学习诗词,因为体弱多病,还博览医书,努力学习医药养生之术。 戴震觉得姚鼐学习方向太多太杂,不利于个人发展,就很婉转地向他讲述了一件事...

讨要幸福
国庆突然杀回家时,正下着小雨。母亲正在檐下伏身剥绿豆,闻声抬头,见是我,又惊又喜又恼:“怎么不说一声?”我听得懂她的言外之意,便嘻嘻哈哈地说:“妈,我是回来要东西的。”母亲站起来,脸上又开心又担忧,问:“你又不提前说——要什么?” “我要五...
归途如歌
如果你有过在外漂泊的经历,便会体验到“归途”这个字眼有多么亲切温暖。在异乡挣扎的日子里,“归途”两个字就仿佛一个忧伤的秘密,被我们藏在心灵深处最妥帖的位置。待到即将踏上归途的那一刻,那个秘密“砰”一下,仿佛烟花炸开,瞬间让我们满心灿烂。 记...
姥姥在阳光下
时隔多年,我还能清晰记起那个小院。眼前晃动着姥姥的身影,阳光洒在她身上,还拖出一条影子,一会儿缩短,一会儿拉长,围着她转。 姥姥的周身都透着慈爱。她一看见我进院,就放下手里的菜啊盆啊,笑着招呼:“君来啦。”她的笑,从深深的皱纹里绽开来。那慈...
我只做过一次父亲,原谅我没有做好
整理家中旧物,竟然找到了一个作文本。是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时的。 好奇地打开。记忆中,儿子小时候,最怕写作文,作文总是写得干干巴巴,没内容,没情感,没文采,典型的“三无”作文,自然也没得过高分。字倒是写得不错,一笔一画,整整洁洁,规规矩矩,跟儿...
一船冻梨逆水行
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驶向下洼村了。 我们要去收冻梨,下洼村满山都是梨树,盛产甜梨。他们把秋天未销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来作冻梨卖。 那些冻梨,在腊月里尤其好卖,因此父亲想趁着冬闲,去下洼村收些回来零售,从中赚些差价,...
按照四季去生活
林语堂先生说:“按照四季去生活,那么没有人会否认人生可以像诗一样过了。”第一眼就喜欢这一句。把生活过成诗,有诗情有画意。遍历童真烂漫,享受柔情百转,历经艰难险阻。待到一一尝遍,待到华发满头,蓦然回首时,才惊觉,一生过得如此精彩绝伦。 先生说...
南枝
1 对于一棵树来说,春天从哪里开始,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即使没有观察过,也能想象得出。“向阳花木易逢春”,那么,春天的脚步也是先踏上一棵树向阳的枝。 楼角处有一棵李子树,并不高大,可旁逸斜出的枝丫却蓬蓬勃勃,活泼泼地占领了一方空间。五月初...
唤醒心中的诗意
电饭煲里预约了一锅八宝粥,期待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能吃上早饭。没成想,水和杂粮的比例没拿捏好,摁开锅盖,粥都凝成了一块,成了杂粮米饭。 一时间,竟生起自己的气来,小小琐事却能破坏了好心情。时间紧,还要赶着出门,就手忙脚乱地用汤锅煮了小米粥,加...
请带上优质的计划从容出发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每逢岁尾年初,回顾与展望,似乎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先人留下的智慧,如沙尽之金,令人过目难忘。于今人而言,一旦将那些令人醍醐灌顶的高见金句,在自己的生活中付诸实践,假以时日也会受益匪浅。 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
斜照
除了月光,最容易引发缱绻思绪的莫过于斜照了。清代诗人吴绮感叹道:“斜照,斜照,一半红珠幌。归来双燕语黄昏,离愁又在江楼上。” 日光直射地面,天地间全被白光填满,日光与泥土、房舍一般无声无息,无感无念。可一旦日头斜照,便觉它迈动起了长长的双腿...
邂逅一碗打卤面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小店和美味小吃,抓住了食客的胃,也抓住了食客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一家面馆,从此便爱上了且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会为此而专程驱车前往。 印象中,面馆作为城市一个小小的元素,应该开在胡同里或是老街边,而这家面馆却明目...
幽幽豆花香
门前小街上,多了一家豆腐摊儿。一辆电动三轮车,装得满满当当,豆腐,豆浆,豆片,豆皮,好像豆子开会,热热闹闹。小街一景似的,每到日落,很多人特意陆续来等。 卖豆腐的是个女人。五十刚出头的样子,外地口音,衣着朴素干净,手脚很麻利。人们因急着回家...
火柴聊暖
火柴是我儿时深刻的记忆。记忆是时间中的一个片段,有时隐没,有时浮面。无论深刻与浅显,记忆都在时光中泛起一阵烟尘,久了,由清晰渐渐散淡,火柴的记忆虽已走进时光的深处,却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息日久弥新。 点燃一根火柴,一缕青烟飘起来,一团小火苗舞动...
老井
村子东南方有一口水井。井很老,老得没有具体的传说,连村里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它的由来,对我而言则更不用说了。尽管我也五十出头了,但老井的记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开始留下的,任凭我长得再大再老,面对老井,感觉依然是孩童一般。我吃着井水长大,可以算...
可惜白发终不似雪花
1 那个冬天,雪好像下得比往常更大一些,父亲却在雪里忙活着。我想,那应该是他人生中最高兴的一场雪。 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大清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跑。那时候的雪花,落在人家的屋檐上,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我却...
青春里的逃亡
在时光逐渐碎屑的光阴里,我总是会很自然地陷在回忆里喜笑欢颜,抑或是黯然悲切。包括那段逃离,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印上刻骨铭心的痕迹。 高三下学期,我成绩一直在中游。父亲对我分外苛刻,巨大的压力在青春期里演变成反叛。 寒假结束,我拿着两千块学费离开...

心中的山水
若不是心太贪婪 怎会在整个下午走在山中 试图在这个景色萧索的季节 邂逅几朵不肯凋谢的山花 若不是心太贪婪 又怎会在白日里的山路旁 看到新破土的青稚草尖 在农舍旁的竹林里 遇见了成群欢快的画眉鸟 却又在昨夜的梦境里 梦见遍地的粉色格桑花与我齐...
匆匆,2023
仿佛一个转身,2023年如一只小鸟就站在枝头,轻轻向我点头。它精灵般的翅膀,轻轻抖了抖,斜着脑袋,向我点头,然后嗖一声飞走。 新年的开头就这样神妙,没有过多的絮语,没有机械似的祝福。唯有一只小鸟的飞翔,带着我进入新年,进入2023。 任何人...
一只鸟在指引
立春之后的清晨,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听见有一种不知名的鸟儿在窗外的树林上叫着:“娃儿——去捡粪!娃儿——坐飞机!”鸟声清脆、悠长。 鸟儿不知名,却指我的心。我就是被这只鸟指引着往前走的。 我的老家在川中偏僻的乡村,那里土地贫瘠,农民年年...
戈壁雪韵
西风漫卷,万物凋零,秋末时节,当雨还在遥远的南方奏响着秋的谢幕曲时,轻盈得如风似絮,面如梨花的朵朵飞雪却身姿婀娜,翩翩起舞地降临在大漠戈壁。依旧是一片红装素裹,眉眼如黛,置身其中,仿佛身临一幅辽阔的粉装玉砌、琼楼玉宇的画卷之中。 漫天飞舞的...
冬天的月亮
前几日还一直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忽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城市的晚上便愈发宁静安谧。写字乏了,我移步阳台,一抬头,看到窗外弯弯的月牙儿,恰似一片淡黄色的菊花瓣正绽放在幽蓝的夜空上,月光就像一匹银色的柔纱,影影绰绰地从窗口缓缓垂落下来。此情此景,...
树的品相
秋来了,风一遍一遍催,雨一遍一遍催,不厌其烦。日头一天比一天短,一天比一天弱,好像被寒霜的布帘遮住了,挂在空中,像一个红透的柿子饼。 万物失去了生机,走向了萎靡。 尽管失去了生机,失去了生命,但都有不同。我常常是入了神,看得发呆。 一棵树,...
雅雪
一场雪,落得素净,雅致,是大地的幸事。 看一场雪,要读半生书。读半生书,方能理解一场雪。 一场雪,完全可以下得汪洋恣肆。雪花是跟随暮色而来的,冬日的暮晚总是来得很早,似乎是从午后时分开始,暮色就一点一点地顺着瓦檐落下来,有些黏稠,一部分顺着...
在前人的井中,捞出自己的月亮
通常人们的印象中,千古名句应当如贾岛所说的一般,“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是诗人心血与灵感的结晶,那当然是诗人独创的。但事实上,也有一些千古名句是直接移用和化用来的。 晏几道的《临江仙》中有一句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一字不落地...
将“岁朝图”挂入百姓家
中国古代,将正月初一称为“岁朝”。文人们在此日喜欢将鲜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春意盎然、新年好运,被称为“岁朝清供”。“岁朝图”就是为庆贺岁朝所作之图,内容也是冬天不易看到的花卉、果蔬为主,有的还配以贺岁诗词,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
智慧语丝
我从来都不喜欢凡事突如其来,措手不及。要是有什么事发生,我更喜欢有所准备。 ——阿尔贝?加缪 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卡耐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我认为...
不起眼的条件
说起刚刚结束的跑步比赛,雷诺似乎很是生气,他激动地说:“你知道吗?我这半年来的坚持毫无用处。” 雷诺告诉父亲,为了参加这次跑步比赛,他在半年之前就开始积极准备,每天都要锻炼至少一个小时,晨跑更是一天不落,风雨无阻。确实,相比于半年之前,他的...
好地方与坏地方
有个人有个愿望,希望许愿瓶能把他送到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一眨眼,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身边的人都很好相处。更让他惊喜的是,大家和他的想法一致,无论他说出什么观点,大家都赞同;众人和他的喜好也都一致,无论他做什么事...
即使走到冬季
一个初冬中午,我因咳嗽到诊所做雾化治疗。医生还没上班,只有一个护士在值班。单子是昨晚开好的,我直接进去用药即可。刚进去不久,就有一位约莫七十岁的老大爷挠着头进来,喊着要找医生。 护士连忙问他怎么了,老大爷说,吃了医生开的药,头皮痒得厉害,前...
相关杂志
  • 读者

    读者

    2025年16期
    ¥7.00
  • 意林

    意林

    2025年10期
    ¥3.69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9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4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6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8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8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15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8期
    ¥5.00
  • 知音(月末版)

    知音(月末版)

    2025年08期
    ¥4.89
  • 领导文萃

    领导文萃

    2025年16期
    ¥4.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2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杂志价格:¥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杂志价格:¥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