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

鸭绿江

2025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1946年12月,《东北文艺》,即《鸭绿江》的前身诞生。《东北文艺》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中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中...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虚构

晚来雨(短篇小说)
一 二佐的腰有些弯了,走出的步子却还硬硬的,拧着一股劲儿,那劲儿,还像他二十年前刨地的样子,犟犟的,有些火辣。那时的二佐,就抱着一个念头:这地,我得刨,得拼了命地刨。他相信,再硬的地,只要他一镐一镐地刨,就会变酥变软。下透了雨,他种的树就能...
迷途梦(中篇小说)
一 六月。阳光雪白,帕子般盖了满脸。张开眼,这纯净透蓝的天,许久不得见了。 蓝天底下,浓绿拍打而来。奔腾呼啸的是正在拔节的玉米,浪头翻滚的是等待抽穗的春麦,落叶松与杨树组成的防护带好似一排冷眼旁观的堤岸。一辆崭新的越野型汽车在田地中间的小路...
黍稷盈畴(短篇小说)
一 小磙子喜欢所有可供居住的地方,比如燕窝,比如鸦巢,比如坟墓……他觉得里面都是能够住人的。他看过的,事实的确如此,要是自己能像乌鸦和燕子一样大,就能住进梨树上的鸦巢和屋檐下的燕窝里。坟墓就更没问题了,爹娘就住在里面。 只要能住人,就是温暖...
笑柄(微小说)
从认识刘爱萍的第一天起,顺子在我心里就是一个笑柄。 初一开学那天,我和顺子结伴儿,骑自行车去新学校。顺子的自行车很破,就像相声里说的“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我那辆也不新,上学第一天,途中掉了链子。 一进校门,顺子就出了车祸。校门外是个长长...

新时代辽宁文学“火车头”创作计划作品展示

烟火黎明(短篇小说)
自打老李从矿上退下来,有三件事云淡风轻地掺和到他的退休生活中来了:绰号、“冬去、春来”和口头禅。别看这三件事互不沾边儿,又不当吃不当喝,却填补了老李空虚寂寞的退休生活,像枯树发出的新芽,开启了他蓬蓬勃勃的新生活。 “铁拐李”的绰号是早市卖豆...

阅读中的风景

读书有味
我记得自己在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就爱上了阅读,但那个时候家里的课外书很少,又因为在乡下,也没地方可借。大概二十年前上初中时,我用长辈给的压岁钱购买了一本《四大名著人物评析》。我看了好多遍,仍爱不释手。虽然那本书都被我翻烂了,但我至今还保留着。 ...
两代女人的读书梦
十八岁那年,我在县文联办的《冰峪》杂志发表小说处女作,得了三十五元稿费。我从乡邮局取出稿费,到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字典》,然后骑自行车回到家,把剩余的钱交给正在院里剁红薯梗喂猪的母亲。母亲站起身,满眼惊喜,手使劲儿往围裙上擦。她接过钱说:“没...
父亲与书
我的父亲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一个小山村,家里兄弟姊妹七个,父亲在男孩儿中排第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大伯和老叔都念过私塾,只有父亲无缘学堂,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十六岁那年,父亲决定出去碰碰运气,带着一兜子干粮来到了离家一百多公里的煤...
怀揣《诗刊》在雪地行走
每次说起读书,我就会想到《诗刊》,心电图就会产生较大波动。我是《诗刊》的老读者了,用“《诗刊》已经成了我的亲人”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 说出来也不怕诸位笑话,从1985年到现在,我期期不落地阅读《诗刊》已经快四十年了。我与《诗刊》可谓一见...
阅读是照亮心路的光
我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去年在盘锦市艺术街里开了一家小书房。街区的环境非常好,可我却因为工作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书店装修之初,忙碌又琐碎的工作让我应接不暇,甚至还没开始就有了放弃的想法。 一天,我正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满屋子乱七八糟的装修材...

历史地理志

这里曾经是锦西
古人逐水草而居,后来的都市大都傍近大江大河或一个水系。南京是六朝古都,武汉是九省通衢,皆因有了长江、汉江这样的大河。近代以来,海运兴起,但得口岸之利,便有都市繁盛,这一规律已成发展经济的奥义。 水是生命之源,一座城市对水的需求远不止于饮用,...
远去的钟声(散文)
没有欢乐的劳动是卑贱的,没有忧伤的劳动也是卑贱的;没有劳动的忧伤是卑贱的,没有劳动的欢乐也是卑贱的。 ——罗斯金《时与潮》(Time and Tide) 好多年没听过钟声了。 你不是说寒山寺的钟声,也不是说灵隐寺的钟声,当然更不是巴黎圣母院...

新语

电影院守门员(散文)
在小城的文化站里,肥屯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个退伍兵。当我初到文化站的时候,肥屯已然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老退伍兵了,他在电影院负责检票。 肥屯身形高大且肥胖,那种高大,源于他极宽的骨架,以及堆积起的极多脂肪。我长这么大,好似从未见过如...
眼睛(散文)
我记事时,母亲眼睛的视力就比常人差很多。远景看不见,近景也一律涂上一层烟儿,所有东西都是模糊不清的。热烈的花、黄麦穗、红高粱,都像淹在淡墨里。 我少不更事,多次问母亲,你的眼睛怎么了? 母亲轻轻叹了口气说,她得了“火蒙眼”。 我不知道什么叫...
一只狗熊的西行之路(散文)
1 在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京味儿作家叶广芩老师的文集《山鬼木客》。文集虽然年久发黄,但其中的一篇小说《狗熊淑娟》影响了我的一生。 2017年8月30日,是我正式迈入大学的第12天,美国威斯康星南部的贝洛伊特小镇正值夏末。文理学院校园绿草如...

言志

雨声里的父亲(组诗)
雨声里的父亲 在雨声里想起父亲 他健壮的身体 和瘦削的脸庞 九年了,他在我的记忆里活着 他一点一点离开这个世界 他在书中写下密密麻麻的批注 他藏在米缸里一本本书 为了不让母亲发现 突然少去的赖以糊口的大米 他在贫穷的山村无法用出的知识 他月...
外太空花园(组诗)
黄昏前 从东向西,黄昏已飞过村庄 但还没落在田里 没落在农人肩上 他们仍旧像一株作物,在田里 如果细心,你会发现 有无数亲切的 和模糊的先人面孔 他们的汗液混在一起 他们时而用目光低语 时而用手势嘶吼 使天空盘旋的鸟群 不能落下 我定定地在...

批评

家国同构叙事与集体记忆建构
辽宁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其红色“六地”文化在百年党史中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国家记忆,同时也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源泉。然而,历史资源真正转化为时代动能尚需突破固有路径,文学在这方面的尝试也往往囿于当下的市场化模式,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或同质化...

雅集·诗歌

夏日之诗(组诗)
大暑词 炙热如火炉,噼啪炸响 有蝉鸣、汗滴,有我不安分的心 幻想,有风吹,有蔚蓝 有鸟儿,飞过起伏的蒲扇和大茶缸 更幻想有雨水不停地落下 过程轻缓,如我的愁肠和离绪 大片的火焰,落满屋顶和小区 书桌上,是赤膊袒坐的键盘和啤酒 大暑,火塘环绕...
北部的雪(组诗)
大兴安岭落日 大兴安岭的落日,一半 在峡谷,​一半在林中,像大岭人 穿行在森林里 ​ 在老松树上挂了一会儿,像师傅 开山的斧子,斧刃上的豁口 像师傅丢了的门牙 站在崖顶上等,等一位守山人 点亮瞭望塔上的灯火 余晖下,第三代务林人在山坡上 标...
萤火虫纷飞的日子(组诗)
小满 琵琶成熟了五月 麦子渐黄田埂 几声鸟鸣清脆天空 一片蓝取走了海 几行长短不一的文字 把此刻的场景 融进一首诗 美好原来这样简单 无数次梦中的虚构 都是缥缈之旅 一粒种子长出的刺 挑破并清醒 回到从前 或许有更多不一样 包括夜空中 月亮...
穿过人海与夏天重逢(组诗)
与群山对话 起伏的群山在命运的时区里 它们大多数时候静默, 众生安放灵魂的肉身,曾容纳过苦难 成行仙鹤掠过天际,鸣声高于尘世绿谷 石上春痕游移,银蕨轻诉谜语 黄昏在深邃瞳仁里,研磨人间浪漫 万物惊羡你,掌纹里有游动的银河 青春万般美好,甘甜...
生命的年轮(组诗)
童年的纸船 记忆里的雨季,总是很长 老宅天井里积着几处水洼 我把作业本撕下折成小船 看它们载着凤仙花的种子 在涟漪里打转 一阵微风擦过窗台 把雨丝和油烟气都揉成暖黄的雾 最奢侈的快乐 是巷口传来的麦芽糖的叫卖声 卖货郎用小锤敲下的糖块 能在...
打塔人(外三首)
这个季节,雨水没有降临的机会 被清澈的月光牵引 水银般流泻,草丛下 虫豸恣意鸣唱 居高打塔并没感到眩晕 目光仰视直达摩天,松塔要留几个 山外村烟,驮着晨曦 少年挥舞着新课本奔跑 树屋枝杈叶子干黄时 松涛呜咽,风声恐惧而单调 打塔人开始筑巢—...
水之图腾(外一首)
江水把日光揉碎,泼向赭红的岸 攀枝花在烈焰中静默地燃烧 凤凰树垂下羽翼,将整个正午 托付给一声傣语的祈祷—— “沙滩上的街子”,铜鼓开始发烫 水的神谕在陶罐里苏醒 当第一道银箭射穿云层时 大地突然变得很轻 我们以容器相认 铝盆、竹筒、塑料枪...
吴撇的诗
月亮是我未购买的最后一件银器 1 学野草有一搭没一搭地嚼星光 或者像花儿在低洼处朗诵香气 应该在秋千上,加以练习。人间的抓痕 在傍晚的风里被显示出来,一棵健壮的树 就是一道抓痕 我是抓痕里隐忍的那道 我要用花朵放肆的笑声消炎 要用野草摆动的...
紫色的禾雀花(外一首)
沿禾雀花谷并不规整的石径下探,浓荫蔽日 村干部讲述一把砍刀砍出禾雀花谷的往事 让窘困不再滋扰山村 一如藤蔓蛇状缠绕,向上,向左,向右 执着、欢喜、自豪。四月已过 紫色花瓣落满石阶,我不忍下脚 想象一万朵禾雀花曾立于茎干,唱响寂寞 让溪流、卵...
雪花的重量(外一首)
心仪的海棠迟迟未开 可人的黄菊悄悄落幕 那叶片如同久病的手掌 无力握住时间 那时渐行渐远是少年的背影 如今蹒跚在一片云遮的路上 消息说 一树桃花渴死红墙下 一村梨花盛开白房上 曲中梨花白,诗里桃花红 沁入静的视野 晶莹着各自的芬芳 便有南国...
在镜泊湖(组诗)
藕,或竹 你看,大凡那些明显有节的 都善于掏空它自己 藕,或竹 让人看了 不仅饱眼福,还养心 出淤泥而不染,藕洁身自好 是水中仙 遇狂风而不折腰,竹游刃有余 像山里神 竹,生骨气,莲,绽繁花 守贞操,也讲美德 荷叶裹食,溢绝美清香 竹丝扫地...
捐春(外二首)
沙尘喂饱整个春天 它没收冬麦所有的绿意 呼吸粗粝 最终咳出了带血的柳絮 我始终相信 每粒迷途的种子 都记得太阳的住址 你看 蝉鸣在信笺上落笔 云朵在天空排练 阳光在枝头酿蜜 当风掉转方向时 所有紧闭的窗 都会交出保存完好的光 指引春天迷失的...
流经我的河流(外二首)
我是来过这里的,陪伴水草和鱼虾 以及阳光午后,纠缠了整个少年 西浦龙潭涌出的泉水,流经仙湖大道 母亲浣洗衣物时,滴落的汗珠 在我血液里奔腾 潺潺溪水里,有多得无法计量的 稻子的味道,凿破了年轮圈点过的时光 看着如水的日子,汇入抚仙湖 少年游...
千里走单骑的云朵(外二首)
在湛蓝的穹顶之下 一朵云,似孤独的骑士 跨上无形的骏马 开启千里走单骑的征伐 风,是它忠实的号角 在耳畔呼呼作响 扯动着那洁白的披风 山峦用嵯峨的轮廓勾勒敬意 城市的喧嚣在它眼底渺小如尘 乡村的宁静是它心中的暖灯 那一片片金色的麦浪 似是为...
出走的语言(外二首)
哪天清晨,瓦上有一层薄霜? 从遥远的时空赶来, 马车的轮子早已消失在天际。 有人听见轮毂转动的吱呀声, 似乎比雁鸣悠长一些, 比昨夜的月亮更为清澈, 失眠的枣树,最先看见曦光。 语言倚在窗前,一种木质的状态。 从哪里找到淬火的斧子? 在文字...
稻香民谣
1 雍城很小,小到我在老城区的黄昏里 轻歌一曲,新城区的稻香民谣 就开始灯光闪烁 稻香民谣很大 大到我在民谣的舞台上 举起酒杯,远在天涯的朋友们 都跟着一起醉 在稻香民谣,每一首歌 都栽种在稻香上,每一粒稻米 都成熟在歌声中 我在稻香民谣的...
致父亲(组诗)
父亲,我与您失约了 父亲 在遥远的地方 我用文字 向着埋葬您的地方 长跪不起 清明祭 一度飘摇在外 父亲远在千里的书信 叮咛与嘱托,伴我他乡读书 三年前飘雨的秋季 父亲去了遥远的天堂 未尽孝的遗憾 遗失在那个雨天 我找不回自己 每每到了这个...
儿时饭桌(外一首)
白炽灯在油渍中摇晃 七点半的铝勺 沉入芹菜肉丝与腌萝卜汤 杨树枝钩住最后一绺霞光 从纱网渗出盐粒 香喷喷的白气氤氲了 暮色时光 天色微黄,湛蓝的玻璃旁 橡皮筋碎了银铃 玻璃罐里蛐蛐鸣唱 陀螺转动,龆年曾未央 晚风微凉,蓝幕光斑里当年事 新闻...

名家手泽赏读

宗白华为“驱徐”事件致罗家伦手札赏析
在高艳华主编的近代名人墨迹集《品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中,收有宗白华致罗家伦(字志希)信札一通(彩印),计五页,是较为罕见的宗白华函札手稿。此札作于1936年,当时,国立中央大学发生“驱徐”事件,哲学系教授宗白华为此致信时任校...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4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7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4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3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6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鸭绿江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鸭绿江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