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北京纪事

2024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铸造北京文化、成就北京性情,关注北京人物,一本精彩的大型人文期刊。《北京纪事》关注着北京的交通、用水、保姆市场,联系着皇...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刊首荐读

活态遗产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明确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

北京影像

一心陶然
那是飘荡着墨香、茶香的文人画,高山流水觅知音,松涛听风神游光阴……总有一亭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那是绘画者为自己寻觅的待客之所,更是无数寄托精神思绪的人们,为自己在画中留下的既可遮风挡雨,又能自如旁观风云之地。 那是北海、颐和园、故宫、香山…...

焦点

北京非遗之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拥有三千年建城史和870年建都史的古都北京,孕育了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产。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文化仍在熠熠生辉。 本期专题将聚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古都孩子心中最美的歌
北京童谣取材于市井生活,具有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和便于记忆等特点。2008年6月7日,童谣(北京童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溯上世纪90年代初,《坐门墩》都是很多北京小孩学语阶段的必修课。这首儿歌要想唱出...
北京地区的狮子会
狮子体型庞大,威武雄壮,吼声震天极具王者风范,它由西域来到汉廷后一直豢养于皇家苑囿之中,除了皇亲国戚外很少被普通百姓看到,威武勇猛的狮子与龙一样成为百姓心中的神兽和瑞兽,人们认为它的形象不仅象征了吉祥还能驱魔辟邪。因此每当有重大的节日,祭祀...
“狮”在人为:白纸坊太狮的艺术传承
明清时期,北京民间开始出现狮子舞。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狮子会异彩纷呈,其尚武精神备受推崇。时人《舞狮歌》云:“锦鼓铜锣齐天起,摇旗呐喊舞狮子,猛狮不在山泽间,虚有其形在都市,大头白面行为首,滑稽突梯丑无比,狮腾赳赳将欲噬,狮伏洋洋如有恃……...
上金山狮舞
在浩瀚的密云水库东岸,有一个以狮舞闻名密云的古老村庄“上金山”,它的虎头狮子舞动起来别具一格,将民间舞蹈和武术结合起来,名动山乡。2007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金山狮舞的起源 清朝末年,离白龙潭不远的...
环响鼓鸣 声声太平
京西太平鼓,是北京民间舞蹈中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舞蹈形式之一,在京西的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海淀区、房山区、丰台区都有活态传承,其中门头沟区的京西太平鼓、石景山太平鼓、丰台区怪村太平鼓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北京民间舞蹈历史悠...
璀璨太平鼓
年逾68岁的王成强在60年的岁月中,用真心、真情,保护、传承和弘扬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平鼓,成为石景山太平鼓的保护传承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的心路历程。 痴迷太平鼓韵 1964年的大年初三上午,在模式口村东过街楼南的一个四合院内,传出了“...
小红门地秧歌
小红门地秧歌是北京市朝阳区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红门地秧歌是流传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区的一种传统秧歌舞蹈,全称为“太平同乐秧歌圣会”。小红门地秧歌会保留到现代的一面会旗上,有“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诚起于乾隆二年”...
北方人为什么爱评剧
提起如雷贯耳的评剧,中国北方地区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也没有不喜欢的。2006年5月,评剧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一百年前,它可没有这么大的名声,不过是个地方小戏,也不叫评剧,河北人管它叫“唐山落子”,北京人和天津人则管它...
深耕书“田”,“芳”音久传
2024年的11月11日,是非遗传承人、评书表演艺术大家单田芳先生的90岁诞辰。记得最早听到单田芳的评书,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节目。那时候,大约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一段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
评剧有了“新派”传人
历史悠久的通州,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学之乡,还是戏曲之乡。通州解放前有业余剧团57个,解放后,业余剧团发展到350多个,遍布城乡,主要有京剧团、河北梆子剧团和评剧团。70多年来,戏曲人才不断涌现,评剧表演艺术家田永玲就是其中之一...
影舞万象:北京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人们如此总结皮影戏的艺术特点。皮影戏是一种结合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进行表演的民间表演艺术。皮影艺人将兽皮(牛皮、驴皮、马皮、羊皮等)雕刻成人物,利用灯光投射在幕布上,手持“影人”做出各种动作,“以声带...
旧京“流行歌曲”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的子弟书诞生于清代,流行于京城士大夫公卿与市井民间,广为传唱,现代说法相当于“流行歌曲”,当时的学名叫“子弟书”,虽流行而不俗且很雅。它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由京城的清八旗子弟创造出来的一种通俗的演唱艺术。很快,这种说唱...
胡同文化出空竹
第一次到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小星胡同9号北京空竹博物馆的时候,已是初冬时节,但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石榴树,让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显得红红火火。 在这里,我看到了北京空竹的发展历史,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空竹。 空竹与北京 空竹在我国至少有900年...
抖空竹的手艺
抖空竹是一项集竞技、健身、游戏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儿时家住宣武门附近,南新华街的厂甸距我家很近。自有记忆开始,每逢过年,父亲就带我逛厂甸,每次去都会给我买小吃和玩具,玩具必是空竹。通过线绳抖动,空竹可以快速旋转,发出声响。 如今,一年四季都有...
传承人韩国卿的跤艺情缘
每天晚7点半以后,在北京前门附近的老舍茶馆,几位表演者身穿跤衣、灯笼裤,脚踩刀螂肚跤靴就上场了。 “什么是摔跤?就是流行于京津两地的掼跤。最早这个行业是清朝的善扑营,分左营、右翼善扑两营。每年腊月二十三,还有比武,皇上亲自去看。”每天说开场...
用金子作画
2024年春,莲羊的岩彩画新作《扎基拉姆9》一经面世,就火上了热搜。画中女性头戴金冠,身穿彩衣,手托青龙。画风古朴典雅,色彩瑰丽夺目!她作画的材料则是红碧玺、青金石、蓝铜矿、玛瑙、金箔等。岩彩画,就是把矿石和金银磨成颜料来绘画,国宝《千里江...
益德成:一嗅光阴
不大的铺面,充满着古香古色的味道,各种有趣的鼻烟壶罗列于货架,在店铺重要的位置,一位活灵活现,身着清朝服饰的“大老爷”端坐其中……这是十几年前,由北京的王府井、前门大街等商业热地,一家名为益德成鼻烟的店铺留给我的印象。“旅游商品”成为对它不...
花儿市花语
在这样一幅由历史遗产与人文景观绘制而成的文化图卷中,花儿市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严格来说,花儿市不是“市”,而是街道的名字,这一地名与此处售卖的绒花、绢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花儿市的“花业” 花儿市之“市”,多指绢花市和鲜花市,还有东花...
毛猴
一提起毛猴,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不知其为何物,还以为是孙悟空一类的东西。其实,毛猴只是一个手工艺品,其形象憨态可掬,很受人们的喜爱。 毛猴,学名“昆塑”,老北京的民间绝活儿,原为两味中药做成。一味名“辛荑”(玉兰花越冬的花蕾);一味叫“蝉蜕”...
妙峰山庙会传承故事
走访王德凤先生 笔者初识王德凤先生是2023年6月的一个周末,在北京西城图书馆,是王先生关于《妙峰山庙会文化传承》的一次讲座。 再次见到王先生是2024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五)。为了一睹妙峰山庙会的盛况,刻意选择人最多的周日,一早就驱车...
一秉虔心四百年
民俗民风在空间上呈现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智慧精髓和不同的人文内涵,且世代薪火相传,活态传承,绵延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伟大创造性。这种地域文化极强的盘根凝结,也促进了地域的和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文化魅力,正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京...
在老电影中溯源北京地名
北京地名既是历史悠久的地理符号,也是独具特色的文化坐标。在不少京味儿电影里,北京地名不仅是符号性的地点支撑,更是一部电影诞生的原动力,其中多部电影便直接以地名命名,如《龙须沟》《箭杆河边》《夕照街》《小井胡同》《新街口》等,溯其渊源,多有掌...
房山水峪村:明清古山村和杨家大院
大房山下的明代东村 水峪村地处北京西南深山腹地,现存明清宅院一百余座,是京郊传统风貌保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村东的大房山是太行余脉,北京西南门户,主峰猫耳山茶楼顶海拔1370米。山脉自北向南绵延近30余公里,将房山区分为了东南平原和西北山地两...
三件珍贵的“九一八”藏品
今年是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1931年9月18日开始,不到一年,东北全境沦陷,人民饱受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笔者拿出几件藏品,更加体会到这一天被中华民族视为“国耻日”的深刻含义。 一 第一件是民国上海伟华...
六十九年前的开学典礼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在北平,并于即日起将北平更名为北京。 从“北平”到“北京”,虽仅一字之差,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949年夏初,侯仁之的论文...
“大侠萧峰”与西山八大处辽塔
北京西山八大处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佛教寺庙园林,历史上这里曾经分布着从隋唐至明清时期的二十多座寺庙。时移世易,朝代更迭,至清末民初,八大处保存下来的仅有八座古寺了,即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大...
“将军府”里的小学时光
丰盛学校,在北京西城区应该算得上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胡同中的校园时代,相信会伴随不少人的一生。 曾经的丰盛学校分三部分:一部是初高中部,校址在丰盛胡同;二部和三部是小学部,二部在后达里胡同,有普通班和实验班;三部在椅子胡同,校舍就是著名抗日...
800年前的北京城建
据《北京日报》5月13日报道:位于北京丰台区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建成部分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馆”初具规模,从而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去了解金中都的大致概况。 那么,真实的金中都城市建设都有哪些亮点呢?我们不妨穿越到800年前去看...
北京老城商业街区的演变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老城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更承载了丰富的商业文化和市井生活气息。这些商业街区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吸引了大量外地商贾和游客,成为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廷酒事
清代宫廷生活离不开酒。据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一》之“光禄寺”载,清代在光禄寺内设良醖署,专司酒醴之事。良醖署“设酒局房二十四间于西安门内,酒匠六名,酒尉二名,毎岁春秋二次酿造旨酒”,所酿酒包括黄酒、玉泉酒、烧酒、乳酒等。另据内务府造办处...
说不尽的南锣鼓巷
北京过去有句老话“东单、西四、鼓楼前”,说的是北京前门大街以外最繁华的三大核心商业区。旧时地安门外大街分为两段,以万宁桥(后门桥)为界,以北至鼓楼,明称鼓楼下大街,因在鼓楼之下而得名。清光绪《顺天府志》称鼓楼大街,以南称地安门外大街。现地安...

人文

王子武 : 画不出奇画到 “ 死 ”
许谋清,晋江籍北京作家,一个经常去有金色琉璃瓦屋顶的中国美术馆久站看画展的画痴。在《北京文学》发表处女作,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北京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 书可以坐着看,戏剧电影坐着看,音乐...
《天下第一楼》——“梦里不知身是客”
2024年7月10日,《天下第一楼》在北京的末场演出结束,大幕拉下,掌声雷动。观众席里有人大喊一声“好剧本!”编剧何冀平激动地表示:“这个剧在北京人艺演了36年,要感谢台上一代代演员和创作者,以及台下的观众……”台下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实际...
屏屏相映,挂屏意趣
提笔之时,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以下简称“挂屏展”)刚刚开幕,我睡了一大觉,用以卸去开幕前最后冲刺的疲惫,同时也是和相处三个多月的“挂屏们”暂时告个别。工作快三年,我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每一次展览开...
仰望月亮的呼唤
继小说集《身不由己》《日出日落》《寻找叶丽雅》之后,杨晓升的第四部小说集《龙头香》,2024年仲春摆在我的书案上。 在杨晓升的散文集《人生的级别》出版后的一次讲座上,有读者提问:当年,您已经是正局级单位的处级领导,干得风生水起,上升的空间非...
要注重对研究方法的研究
对历史的研究,就像历史本身一样悠久绵长,其中各家门派观点多元、思路多向、方法各异,在梳理脉络、总结规律、阐释价值中各有所用、各显神通、各得其所。中国古代哲人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离科学还有多远” 提出一个好的...
纪事书单(2024年9月号)
《味·道》 赵小斌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4年5月版 内容简介:本书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编辑逻辑:通过一款风靡世界的饮料的小切口观看整个历史流转中的世界。将一百多年的历史和世界地理的横向跨度用可口可乐这样一款历史悠久的饮品来做串联...

生活

李云惠:一“网”情深 倾情博物馆
中国网球公开赛20周年的热力四射如今仍旧让参与者意犹未尽,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场“中国网球历史文化巡展”伴随着赛事在国家网球中心同期举办,一下子让运动有了文化味。其策展人就是北京云汇网球博物馆理事长李云惠,她说:“博物馆内在功夫是做好收藏、展...
祥禾,老味新路的争鸣
2024年6月9日,与北京中轴线延长线毗邻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改往日的气质,非遗市集为这里增添了不少文化范儿中的烟火气。本来嘛,中国非遗、传统非遗项目何时离开过这鲜活的生活,也正是生活,和生活中的人成为无数非遗项目源源不断的给养。在这人...
食物与睡眠
对于餐后犯困,俗称“饭晕”,不少人都听过一个普遍的说法——有人认为饭后血液流向肠道,大脑供血量减少,从而犯困。然而,目前医学家证实了该说法的不准确性,这种变化幅度小不足以影响睡眠。那餐后犯困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食物和睡眠之间又有什么必然的关...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09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09期
    ¥7.29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04期
    ¥12.00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08期
    ¥3.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09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10期
    ¥9.0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16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04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15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06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10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