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政治与行政

以问题为导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与治理策略
摘 要:问题导向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工作方法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具体围绕“反腐败斗争”“精准扶贫”和“中国式现代化”等开展工作,运用问题导向方法...
中国共产党适应性改造的历史政治学变迁逻辑
摘 要:适应性是检视政治组织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侧面,某一政治体系对组织的适应水平越高,制度化程度就越强。政党适应性的改革与发展依赖于政党自我变革,通过不断调适组织要素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政党适应性的能力是保持政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客观要...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权力的表征、生成逻辑与规制路径
摘 要:平台权力是指平台运行过程中平台企业基于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服务提供优势而形成对平台空间内各参与主体的强大控制力。本研究通过构建“权力主体—资本—技术”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平台权力的表现特征和生成逻辑,研究发现:平台权力呈现...

马克思主义研究

制度执行力建设: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关键
摘 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本质属性是以自我革命为主题的制度集合,发挥制度集合效能的关键在于制度执行力建设。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仅要注重制度构建,更要增强制度执行力。面对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执行中存在的执行难、执行弱、执行梗...
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鲜明政治品格的理论构成与实践指向
摘 要: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是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斗争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继承发展,又是贯穿于党自身百年历史赓续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鲜明政治品格的形成,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斗争精神属性的反思性批判...

法学研究

论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中平台责任的认定
摘 要:长视频版权方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矛盾是愈演愈烈的长短视频之争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中平台责任的认定亟须得到明确。合理使用情形的排除是平台担责的前提,重点是对“适当引用”条款的理解,应通过非实质性引用和比例原则检验引用...
犯罪证明阶层构造理念的提倡
摘 要:犯罪证明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发轫于犯罪论的阶层构造理论具有融汇性品格,可以上升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理念共识,并在实践先行的犯罪证明领域提炼并倡导阶层构造理念。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该理念的哲学基础,从客观到主观是该理念得...
新时代司法改革现代性与治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摘 要: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的多轮司法改革具有现代性和治理性的双重特征,承载了民众向度与国家向度的双重表达。司法改革中这种民众向度与国家向度的不同表达,会在更深层次上导致来自司法改革现代性特征与治理性需求在结构、价值和效率等层面的错位,表现...

财经论丛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摘 要: 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统计数据,运用非预期超效率SBM模型,综合计算评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率分解,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效...
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检验
摘 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对341份中国物流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体...
共同富裕背景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摘 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事关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本文基于2005—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

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历史逻辑及现代反思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简称德法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德和法统一于“礼”。西周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特别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走向道德共情: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伦理向度阐释
摘 要: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新时代技术伦理的精神表征,其伦理价值不仅是为了强调工匠在技术伦理规范方面的认知能力,而且揭示出当前“人-技术-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西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工匠精神中的道德共情,可以发现“善”是技术伦理...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史学与生物学的对话:常乃惪生物史观新探
摘 要:常乃惪批判地吸收了生物学、物理学和赫胥黎等人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物史观。其生物史观的要义包括四点: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的历史,人类历史不能超出生物学公例的范围;重视对“关系”和“组织”的探究;以变动的眼光看待万物运行;事物的...
民国时期的童书业与唯物史观史学
摘 要:民国时期,作为史料派阵营的童书业,因受陈独秀、郭沫若的影响,从学术研究起步时就给予唯物史观史学很大的关注。此外,童书业对唯物史观史学的看法,还部分受到傅安华的影响。童书业一方面批评唯物史观史学在考证上的错误,认为其存在公式主义先行的...

历史研究

废科举前后翰林文人群体的自救活动与知识转型
摘 要:清末十年,长久以来地位尊崇的翰林文人群体,受到新政持续冲击,面临“政”“学”双重危机。如何调适因应,找到新定位,实现转型,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编纂新书、办讲习馆,皆是翰林文人群体持续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视为他们的“自救活动”。这些...
马岛战争视角下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及启示
摘 要:通过对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进行案例分析,发掘美国在这场危机中的立场转变与英美两国的深度合作,对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美国的公开立场虽表现为由中立逐渐转向偏袒英国,然偏袒英国的态度可能发生在更早的时...

文学研究

论先秦文献中时间概念的多重隐喻
摘 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善于从生活中的事物入手,用具体普遍的事物来表达不可言说的抽象概念。在认知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中国早期先民借助空间方位、客观实体实现了对抽象时间概念的具体化表达,并逐渐内化为人们对时间的自觉认知,这一实现过程正是隐喻作为...
论宋代的妒妇
摘 要:宋人对妒妇现象特别重视,相关记载不绝于书。按照发泄嫉妒情感的方式的不同,宋代妒妇可分为悍妒型、狡妒型、自虐型三种类型。从情感、家庭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宋人对妒妇现象多持批评态度。宋代妒妇产生的原因众多,礼制和法律对妻、妾、婢判然有别的...
郑伯奇戏剧批评论纲
摘 要:戏剧批评是郑伯奇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人们对其关注的却不多。郑伯奇对左翼戏剧实务的贡献非常卓著,但是他长期专注于文学批评与电影批评,其戏剧批评成熟得相对较晚。郑伯奇的戏剧批评集中于对文学大众化的设想之中,在革新旧剧与校正国防戏剧...

出版与传播

顶层设计与角色重塑: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迭代
摘 要: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是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引擎。然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面临困局。其中,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对高校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观照不足,高校学术期刊的角...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