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 (2023年04期) 电子版

类型:双月刊  类别:文摘文萃
《当代作家评论》创刊于1984年1月25日,是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主管的文学评论类双月期刊,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     展开
原价:¥20.00   促销价:¥12.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专栏丨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的话 宁肯对小说的沉思,或透过小说对写作本身的沉思,采取尼采式短章形式,珠玉在前,耀人眼目。任何一个问题若耐心打磨,都不妨扩充为一篇论文,但恐怕谁也不会强求以长篇大论换取格言警句,反之亦然。 創作谈跟创作一样,也有宁肯所谓简单与复杂之...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专栏丨一个人的现场
一、空间 1.共时与历时 我同意结构主义观点,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即空间,被表达出来。结构主义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认为整体对于部分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专栏丨生活比小说还假
当我们谈到小说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到底什么叫小说,可不管是谁,相信只要是看过几篇小说的人,都会对小说这种文体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有时我们在生活里遇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时,就会忍不住感慨:“生活像小说一样”。我自己也常这样感慨,很...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专栏丨抒情美学传统与现代小说理论重构
清末民初时期,从梁启超等人倡导用“新小说”“启民智”“新民德”开始,中国文学的生产方式为之一变。此间“新小说”真正成为“一种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重新进行创造的混杂形式”。然而“小说生产方式的改变(如生产制度、报刊连载或者畅销书批判等)...
当代文学观察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乡贤文化与乡贤叙事
中国新文学的乡贤叙事,与命运多舛的乡村精英和乡贤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自晚清至今的一百多年中国历史,人们习惯性地将其划分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虽有很多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社会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追求...
当代文学观察丨注释何为?
近年来,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受活》、乔叶的《认罪书》《拆楼记》、宁肯的《天·藏》《三个三重奏》、王尧的《民谣》、林白的《北流》等絮言体小说、注释体小说、注疏体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形式给当下小说艺术探索带来了新质素、新经验。尽管这...
当代文学观察丨周扬与中国当代文学制度
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高度制度化的。在中国当代文学制度中,周扬长期处于关键位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得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宏观进程产生了异乎寻常的总体性影响。与此同时,高度制度化的文学组织模式与生产模式也制约了周...
当代文学观察丨当代文学中的敦煌书写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乃盛大之意。这个在汉代兴起的边塞之郡,承担着汉帝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明交流重任,它就像咽喉一样,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都必须经过它,然后再通往各地。魏晋南北朝,是印度、月氏等地的佛教与中国...
当代文学观察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及其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伴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和面对社会巨大变革所引发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作为中国文学传统创作方法和范式的现实主义似乎永远不乏新的理论生长点,在受到了空前的颠覆和挑战的同时展示出愈益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姿态...
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丨王愿坚的意义
“十七年文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革命历史叙述。稍一回望,我们很容易发现王愿坚的独特性:抗日战争、敌后斗争、解放战争、合作化等题材领域的重要作家作品,通常可以并举多人多部,但一涉及“长征”题材,可以列举的独有王愿坚一人。对比“三红一创保林青山”...
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丨“革命”如何面对“爱情”
王林的长篇小说《腹地》在当代文学中属于与时代形成错位关系的作品。1949年的初版本,因为对于冀中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受到党内主流文人的批评,被认为“无论从主题上说,从人物、题材、结构甚至语言上说,都存在着本质的重大缺点”。...
“东北文艺复兴”研究专辑丨“东北文艺复兴”:历史的生产与回响
文学话语几乎必然介入历史叙事,正如《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这种对私人情感的文学性倾诉却被后世誉为“信史”。司马迁的修辞与叙事方式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历史写作以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历史与记忆的文学属...
“东北文艺复兴”研究专辑丨大众文化与文艺的互渗
“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来源于说唱歌手董宝石的调侃,经由网友的热议、媒体的炒作和学者的辨析,逐渐成为继赵氏喜剧之后东北文艺具有标识性的词汇。其当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董宝石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近年来一些东北背景的短视频、歌曲、脱口秀、小...
《家山》评论小辑丨传统创生与主体重塑
乡村是历史叙说的绝佳载体。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历史写作”再到新世纪以来重述历史的诸种尝试,乡村承纳着作家对历史的体悟、时代的倾吐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索。革命、救亡、解放、改革、复兴,浩浩汤汤的百年中国史在乡村大地上回响,铸就了历史叙事这...
《家山》评论小辑丨一种崭新的家族小说叙述方式
一、从乡贤文化视阈阐释《家山》的可行性 2022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王跃文的长篇新作《家山》,学界亦将其视为王跃文自《漫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后,其在文学地理版图上转向乡土中国写作的进一步延展。作家本人对这部长篇小说和其描摹状写...
《家山》评论小辑丨诗性叙事与诗意世界的建构
王跃文在中年“变法”后,作品题材有明显转向,由早期的政治生态转向社会历史、都市情感、乡土人文,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视野。文学是人学,作家对人性的洞察和剖析,应当兼顾起批判阴暗与歌颂光明这两个方面。就王跃文而言,在坚持长期批判“现实的真相”之后,...
《不老》评论小辑丨历史与肉身的十字路口
作为一个叙事文本,《不老》的叙事奥秘就潜隐在它的结尾。小说第十八章以一种纯粹高浓度的寓言形式将其叙事语法和盘托出,小说漫长的能量储备最终一次性地在结尾擦亮。回溯地来看,小说尾声其实早已经由它的开篇预先设定,孔燕妮的男友张风毅出狱的日子就是小...
《不老》评论小辑丨风流未减,爱欲轮回
1997年,叶弥凭中篇小说《成长如蜕》在文坛一炮打响。出道至今,她的中短篇小说硕果累累,长篇小说却只有《美哉少年》《风流图卷》《不老》三部。作为《风流图卷》的续篇,《不老》的成稿几经打磨。初稿写于2019年春-2021年秋,刊载于《钟山》2...
《不老》评论小辑丨因为爱所以不老
一 作为《风流图卷》的续篇,叶弥的长篇新作《不老》延续着作家一贯的写作思路和审美风格,这两部长篇小说在时间、人物和内容上前后紧密相连。《不老》分为上、下两卷,以孔燕妮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在时代风云变幻之下江南小城吴郭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作家作品评论丨《我的菩提树》、“非虚构”与思想的良苦用心
张贤亮在多种文本多种场合,反复说过一句话,“我没有那份为文学而文学的闲心”。不知文学圈内他的研究者、读者怎么理解这句话。“闲心”实际上是西北地区特别是寧夏境内最底层老百姓的一种方言用词,估计取自谚语“咸吃萝卜淡操心”,多为贬义。完整的表达通...
作家作品评论丨寻找每一个生命的“桃花源”
残雪的小说具有一种普遍的先锋色彩和实验的气质,追求自动写作和神秘书写,探询隐秘的精神世界,同时富有较强的哲性思辨与乌托邦色彩,这样的书写导致了文本最终呈现出大量的反现实的超越性书写,挑战着一般受众的阅读和认知。从早期的《黄泥街》《苍老的浮云...
作家作品评论丨深情与感伤中的历史追忆
一 《民谣》的问世,一度成为2021年度长篇小说的热点话题。抛开王尧的学者身份,小说的不俗质地,这其中还隐含着人们对他倡导的“新”小说革命的期待和观望。《民谣》是否代表着“新”小说革命的方向?作者在小说艺术上是否由“新”激活了“旧”?我们能...
作家作品评论丨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哲性幻想
一、物性幻想、诗性幻想与哲性幻想 一般而言,幻想文学完成其文学构思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物能想象构成艺术幻想,其社会、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世界;二是通过意念想象构成的文学幻想,其美学、哲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意象世界。物性幻想就是在物质层面构...
作家作品评论丨“边地秘境”与先锋小说
1984年前后,当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书写边地空间或者边地秘境为突出特征的小说。1984年发表在《民族文学》上的扎西达娃的《谜样的黄昏》和在《西藏文学》上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刊登在1984年《十月》杂志第一期上的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几篇...
当代诗歌论坛丨中国新诗:如何与时间“对话”
任何一次讲述对于言说者来说都可以视为一种“当代阐释”,和其所处的现实语境密切相关。这句在很大程度上与克罗齐伟大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保持一致的判断,本身就隐含着“时间问题”。时间,不仅因其世代更迭、恒久存在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命史与文明史,...
当代诗歌论坛丨昌耀的“音画”观念及其创作实践
昌耀的精湛诗艺建立在化用多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正如他说的:“我此生先后对绘画、乐器、书法……有所野心,终未得其门而入空怀慨叹,倒是漫长的逆境玉成了我诗的个性。我甚至要承认,正是这一番磨砺使我一日顿悟诗的‘技巧’乃在于审美气质的这种自由挥写:...
当代诗歌论坛丨 “果树”的姿态与精神
傅天琳是一位成名较早却少有诗歌评论家关注的重庆籍诗人。1979年冬,傅天琳受邀参加了由《诗刊》杂志社组织的“诗人大海采风团”,由此真正步入诗歌创作之路。对于年轻的诗人而言,这次采风活动不仅让她“看到了大海”,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艾青、蔡其矫、吕...
会议综述丨传统与创新的时代性共融
2023年4月16日,“新时代文学:源流、经验与新变”论坛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的70余位作家、评论家共聚一堂,热烈探讨了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源流传统、新经验与新趋势等相关话题,从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理论建构等角度,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当代作家评论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当代作家评论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当代作家评论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